重庆啤酒2025年上半年业绩揭晓,受现饮渠道疲软影响,营收微降。
近日,重庆啤酒(股票代码:600132.SH)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尽管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95%,达到180.08万千升,但营收却为88.39亿元,微降0.24%。同时,归母净利润录得8.65亿元,同比下滑4.03%。
从季度表现来看,重庆啤酒第一季度得益于春节消费旺季的拉动,营收和利润均有所增长。然而,进入传统的啤酒消费旺季第二季度,公司业绩却出现下滑,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84%和12.7%,对上半年的整体表现造成了拖累。
在随后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重庆啤酒针对上半年的新品上市、非现饮渠道布局以及“大城市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围绕口味和包装规格的创新成为工作重点之一。
重庆啤酒推出了包括乌苏大红袍精酿1L装、龙井绿茶茶啤精酿1L装在内的多款新品,并跨界进入无酒精饮料市场,推出了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电持能量饮料等。据公司财务副总裁陈伟豪介绍,这些新品在新疆、重庆等地区销售稳定,且铺货范围正在持续扩大。
面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重庆啤酒也在寻求多元化发展。随着白酒企业涉足啤酒市场,啤酒企业也开始反攻饮料赛道。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跨界布局旨在拓展年轻消费群体、寻找新增量,并降低季节性波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啤酒的高端化进程在上半年出现了“刹车”迹象。高档产品(价格8元及以上)营收几乎零增长,主流产品(价格4-8元)营收同比下滑0.92%,而经济产品(价格4元以下)则同比增长5.39%。相比之下,燕京啤酒的中高档产品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
陈伟豪将高端化动力不足归因于现饮渠道的疲软。他表示,公司将积极发力非现饮渠道,提高罐化率,以应对市场变化。据了解,重庆啤酒在非现饮渠道的罐化率已有显著提升,其中乌苏、1664、嘉士伯等产品的罐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重庆啤酒南区市场在上半年也出现了收入下滑,同比减少1.47%。作为国内啤酒市场的战略高地,华南地区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升在华南市场的竞争力,重庆啤酒宣布向嘉士伯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增资6亿元,以满足其经营发展需要。
据陈伟豪介绍,重庆啤酒位于佛山三水的工厂于去年正式投产,解决了华南区域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华南市场产能也是嘉士伯“大城市计划”的重要一环。尽管现饮渠道受到一定影响,但重庆啤酒在一些大城市的销量仍实现了双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