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锂产业链上的反内卷行动愈演愈烈,不仅限于上游锂矿领域,现已扩展至中游的电池隔膜环节。一场针对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企业的闭门座谈会在深圳悄然召开,标志着锂产业链中下游也开始积极应对内卷问题。
此次座谈会汇聚了星源材质、中兴新材、惠强新材、沧州明珠、恩捷股份、博盛新材、天鸿新材、康辉新材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会上,各企业代表分享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生产销售计划与未来投产蓝图,并就产品成本结构进行了深入交流。经过充分讨论,8家企业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包括实施价格自律、科学调控产能、暂停盲目扩产、加强产业链内部合作,并呼吁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锂电池隔膜,被誉为电池的“第三极”,是电池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隔离电池的正负极,确保锂离子顺畅通过的同时,有效阻止电子传输。这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还能有效防止电池过热,保障电池安全。从产业链角度来看,隔膜的上游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材料,中游则是干法隔膜与湿法隔膜的生产,下游则广泛应用于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及储能锂电池等领域。
作为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隔膜的命运与锂电产业链紧密相连。近年来,由于恩捷股份等头部企业的扩产计划集中落地,而下游需求未能如期增长,导致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自2023年起,隔膜价格持续走低。据统计,2024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到223亿平米,同比增长30%,其中湿法隔膜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为173亿平米,而干法隔膜出货量占比下滑至23.1%。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企业的闭门座谈会,是锂产业链反内卷行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往,锂产业链的反内卷努力主要集中在上游锂矿领域,而此次座谈会的召开,预示着反内卷行动已开始向产业链中下游蔓延。
紧接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也向锂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出了明确倡议,呼吁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加强上下游协同合作,共同维护产业安全。倡议书中强调,要坚持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坚决反对无序竞争、市场垄断及虚假宣传等行为。同时,锂业分会鼓励企业积极研究市场趋势,合理规划新建产能,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
锂业分会还倡导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稳定市场供应,推动产业链布局优化与协同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无阻,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以实际行动抵制内卷,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我国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近期,锂业反内卷行动频频。8月9日,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宣布停产,且短期内无复产计划。这一消息迅速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锂云母矿之一,枧下窝矿区的停产无疑对碳酸锂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停产前,该矿区月均碳酸锂产量约占国内需求的十分之一。
受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消息的刺激,碳酸锂期货市场反应强烈。8月11日,碳酸锂期货开盘即全线飙升,主力合约当日涨停,报81000元/吨。次日,碳酸锂期货继续大涨,直至尾盘才有所回落,最终收盘报82520元/吨。
针对此事,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上正式回应称,公司在宜春项目的采矿许可证已于8月9日到期,因此暂停了开采作业。公司正在积极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快恢复生产,并表示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有分析认为,“反内卷”有望成为推动锂电等新能源行业中长期盈利修复的关键动力。预计2026年锂电需求端增速将在16%至21%之间,供给端过剩周期有望结束,并进入盈利修复阶段。碳酸锂和电池环节有望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