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揭晓了7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在扩内需政策推动下,消费领域价格趋势积极向好。
据统计,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结束了上月的环比下降态势,转为环比上涨0.4%,涨幅还超出了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标志着消费领域价格正稳步复苏。
具体来看,服务价格在7月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涨0.6%,占据了CPI总涨幅的六成以上。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显著推动了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的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17.9%、9.1%和6.9%,均超过了季节性水平。
在消费品价格方面,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得益于提振消费政策的持续推动,消费需求不断回暖,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的价格结束了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趋势,转为持平。
专家们指出,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的消费热度不断攀升,带动了价格的企稳回升。居民在旅游、文娱等方面的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推动了服务价格的涨幅扩大。
尽管7月份CPI同比持平,但这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较低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鲜果价格同比涨幅则有所回落,这是导致CPI同比持平的主要原因。然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达到了2024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但降幅较上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这是自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以及部分行业供需关系的改善。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煤炭、钢材、光伏等行业的市场竞争秩序不断改善,带动了相关价格的环比降幅收窄。同时,国际输入性因素也推动了国内石油和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