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智驾大整合:李书福是稳健布局还是冒险一搏?

   时间:2025-08-07 20:41:15 来源:虎嗅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吉利汽车近期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据悉,吉利正积极推进智能驾驶研发团队的大整合,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

此次整合的核心动作是将吉利旗下的多个智能驾驶团队,包括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以及smart智驾团队,全面整合进新成立的千里智驾公司。千里智驾公司由旷视旗下自动驾驶公司迈驰智行、吉利控股旗下多家公司及重庆产业资金共同持股,于今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整合完成后,千里智驾的团队规模将达到约3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千里智驾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担任,整合后,王军将兼任CEO,与联席CEO陈奇共同领导公司。这一人事安排无疑为千里智驾注入了强大的行业背景和领导力。

据了解,早在今年4月,便有传闻称吉利有意将智能驾驶研发团队剥离,并以相关资产置换千里智驾的股权。这一意图在3月签署的《车BU投资框架协议》中也有所体现。根据协议,吉利及相关持股方向千里智驾注入研发技术、数据、团队等核心资源,并提供相关业务支持,增资后吉利将持有千里智驾30%的股份。

吉利此举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吉利希望通过整合,剥离高开销项目,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吉利体系内多个智能驾驶研发团队各自为战,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极氪与领克曾各自组建2000人团队重复开发智能驾驶系统,而吉利研究院虽然拥有上千人的研发团队,但效率低下,难以支撑吉利汽车的智能驾驶需求。

整合完成后,吉利智能驾驶的研发将回归一个团队,由王军、陈奇等业界大牛加持,有望重塑团队战斗力。然而,团队整合并非简单的人数相加,能力能否实现1+1>2,还需等待智能驾驶能力上车后的实际表现。

吉利千里浩瀚系统涵盖多个等级,背后基于多个硬件方案。整合后,千里智驾如何选择技术路线与架构,如何协调多个技术团队、硬件平台以及多车型适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晰。

从长远来看,吉利此次整合无疑是对过往研发模式的一次务实回应。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加强团队融合,吉利有望提升成本效率,快速聚合技术资源。然而,在行业全面自研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吉利此举也被视为一种冒险。自主掌控力和未来创新能力是否会受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吉利选择以外部独立公司模式集中力量,意在提升研发效率,借助行业高手“外脑”补足自身智能驾驶短板。但这种类似“外包”式的分工模式,与全球车企智能化趋势日益强调核心技术自研略有背离。吉利能否在智能化竞赛中占据优势,还需继续观察后续技术落地和市场反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