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信证券(股票代码:002736.SZ)宣布了一项新的业务调整计划,决定自9月5日起关闭包括长治解放西街、佛山南海永胜西路等在内的12家营业部,这些营业部遍布长治、青岛、厦门等多个城市。这是国信证券继去年两次裁撤共18家营业部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瘦身”行动。
据国信证券透露,此次裁撤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利润贡献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的线下网点。公司强调,尽管线下网点有所减少,但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和银行的紧密合作,其线上获客能力依然强劲,整体业务并未受到影响。这一策略转变反映了国信证券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回顾近年来国信证券的线下布局变化,不难发现其精简趋势明显。从2022年的263家证券与期货营业网点,到2023年减少至238家,再到2024年进一步缩减至230家,直至2025年一季度末,总数已降至223家。特别是2024年,国信证券在短短10天内撤销了18家营业部,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的员工数量也在相应减少。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目前国信证券的从业人员总数为9372人,相较于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万人的规模,缩减幅度颇为显著。这一变化与营业部数量的减少相呼应,体现了公司在业务调整中的全面考量。
然而,尽管国信证券在线下布局上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其整体业绩表现却十分亮眼。财报显示,2024年国信证券实现营收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归母净利润为82.1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7.84%。进入2025年,这一增长势头得以延续。一季度公司营收达到52.82亿元,同比大增57.10%;归母净利润为23.29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89.52%。
对于国信证券裁撤营业部的举措,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尽管公司财报表现良好,但裁撤营业部更多是基于对未来行业格局的深刻洞察和主动变革。他指出,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开户、交易等业务流程已实现线上化,线下网点的功能逐渐弱化。同时,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使得传统线下模式难以为继。经纪业务佣金费率的不断下降以及庞大网点体系带来的合规风险也是促使国信证券进行业务调整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国信证券并非孤例。据公开报道,仅2024年就有包括光大证券、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等在内的数十家证券公司裁撤了超过百家营业部网点。这一趋势表明,券商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
尽管券商营业部的数量持续减少,但宋清辉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营业部将成为历史。相反,未来券商的网点布局将更加集中化和战略化。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经济发达、金融活动频繁的区域仍将是券商网点布局的重点。这些区域不仅拥有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也是券商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