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快时尚品牌Zara的两则广告在英国引发了广泛争议,英国广告标准局(ASA)已下令禁止播放这两则广告。争议的核心在于,广告中的模特形象过于瘦削,被认为可能对公众产生不良审美导向。
ASA指出,其中一名模特因造型和光影效果显得面容憔悴,而另一名模特则因姿势和服装设计凸显出异常明显的锁骨,整体形象显得“病态”。尽管Zara已迅速下架相关广告,并强调模特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争议仍在社会各界持续发酵。
时尚界长久以来推崇的“以瘦为美”标准,如今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事实上,这并非英国首次对时尚广告中的“畸形审美”进行干预。2025年以来,包括玛莎百货、Next在内的多个品牌都曾因类似问题受到ASA的警告。
在全球范围内,对时尚界审美标准的反思也在逐步深入。法国早已立法规定,模特必须提供健康证明,且BMI不得低于18。而在美国,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不少品牌已自发调整策略,如Aerie和Dove等品牌启用大码模特,赢得了广泛好评。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Zara广告的批评尤为激烈。不少网友认为,广告中的模特形象根本不符合正常人的体态,甚至有人用“瘦到像吸毒”来形容,认为这种形象毫无美感可言。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健康感”作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在多元审美浪潮的推动下,大码博主在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走红,维密启用唐氏综合征模特等案例,都进一步证明了审美多元化的趋势。一位有减肥经历的网友表示:“我曾盲目追求瘦削,减重40斤,但现在终于明白,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才是长久之计,病态的瘦削实在不值得追求。”
此次风波对Zara在亚洲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Zara在亚洲的营收占比已从23%下降到15.7%,中国门店数量更是大幅减少。分析人士指出,Zara固守的单一审美标准与亚洲消费者追求舒适、包容的时尚需求严重脱节,这可能是导致其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