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立秋已至,余热未散,你的秋季养生指南来了!

   时间:2025-08-07 17:00:3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立秋时节已悄然降临,虽然暑气尚未完全消散,但秋意已在不经意间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尽管仍处于“三伏天”,炎热难耐,但自然界的万物已开始逐渐展现出秋天的气息。在这个时节,各地流传着丰富的习俗。

其中,吃西瓜是许多地方立秋日的传统,被形象地称为“啃秋”或“咬秋”。西瓜不仅美味,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有助于抵御暑气,预防湿热引发的健康问题。然而,专家也提醒,立秋后阳气渐退,老年人及脾胃虚寒者应慎食寒凉水果,以免伤及脾胃。

吃社糕也是立秋时节的重要习俗,源于秋社节,农民们以此庆祝丰收、祭祀土地神。社糕不仅美味,更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

贴秋膘则是为了补充夏季消耗的体能和营养。专家建议,立秋后可选择温和滋补的食物,如南瓜百合山药粥,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但需注意,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特别是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以及本身肥胖、营养过剩的人。相反,形体偏瘦、食欲不佳的人,以及因慢性疾病导致营养不良的人,可以适当贴秋膘。

立秋时节的养生也尤为重要。中医认为,秋季五行属金,与肺气相通,因此秋季养生应重点养肺。秋季燥邪当道,易伤津液,导致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饮食上应选取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鸭肉、河鱼、蜂蜜、百合等。

在作息方面,立秋后虽然白天依然炎热,但夜晚已较为凉爽,早晚温差大。此时不宜立即添衣,应“薄衣御寒”,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时,运动养生也应以保养、内守阴气为主,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是不错的选择。

在饮食上,末伏时应多吃酸、少食辣。酸性收敛,辛味发散,立秋后适当吃些酸味蔬果,如梨、柠檬、乌梅等,有助于增强肝功能,抑制肺气。而辛辣食物则会消耗人体体液,使肺气太盛,引发“秋燥”问题。

中药调理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一环。沙参麦冬汤等经典名方,可用于治疗温热病后期津液损伤引发的症状,如口舌干燥、干咳等。同时,沙参玉竹老鸭汤等养生汤品,也适合秋季温和滋补。

在养生方法上,立秋时节按摩或艾灸关元穴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收敛阳气、强身健体。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入秋后养生还需注意润燥养阴、心境宁静、早睡早起、适度运动等方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