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陪伴机器人成新风口,雷军刘强东等大佬为何纷纷布局?

   时间:2025-08-07 09:37:10 来源:BT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个出人意料的领域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AI陪伴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还引发了众多行业大佬的浓厚兴趣,包括雷军、刘强东、朱啸虎和俞敏洪等人都纷纷宣布进军这一市场。

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在6月独家投资了“贝陪科技”的Pre-A轮,该公司推出的“可豆陪陪”系列,包括友爱兔、好奇熊等产品,专注于儿童陪伴市场。几乎同时,朱啸虎也迅速投资了AI情感陪伴创企“珞博智能”,并对其“AI创造情绪价值”的方向表示了高度认可。7月,俞敏洪通过新东方行知资本向英格玛机器人注入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资金,该公司聚焦于智能陪伴机器人与多模态模型的研发,特别是心理健康方向的应用。刘强东则率领京东一天内连续投资了三家智能公司,并在WAIC上发布了JoyInside品牌,同时展出了多款合作伙伴的陪伴机器人产品。

这些大佬的集体行动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陪伴机器人市场巨大潜力的共同认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和单身经济的持续升温,“孤独”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家庭场景中,无论是儿童因父母忙碌而缺乏陪伴,还是老年人因子女异地而感到孤寂,亦或是年轻一代在高压工作与快节奏生活中的独居现象,都催生了对于陪伴机器人的强烈需求。AI陪伴机器人试图以科技为媒介,填补现代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与情感需求空白。

雷军通过顺为资本的投资,延续了他一贯的“投资+孵化”策略,与小米生态链形成协同效应。他的投资决策向来被视为行业风向标,此次布局陪伴机器人市场,也表明了他对这一领域即将爆发的市场潜力的看好。朱啸虎则以“快狠准”的投资风格著称,他与珞博智能创始人的短暂交流后便迅速确定了投资,这反映了他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团队的高度信任。

俞敏洪的投资则体现了他在教育行业背景的延伸。他将陪伴机器人视为教育科技的延伸,而非单纯的消费电子产品,这种差异化定位可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英格玛机器人旗下的MokoMoko集成了硬件拟态、视觉语言算法、情感监控等技术,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符合俞敏洪近年来关注教育科技和心理健康的战略方向。

刘强东的布局则更具系统性和生态化特征。京东不仅直接投资了多家机器人企业,还推出了JoyInside品牌,为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京东角色的大模型驱动对话智能体。京东的探索研究院也在这一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京东对这一领域的战略重视。通过JoyInside品牌,京东将基于大模型的对话智能体植入各种硬件中,为用户提供情感陪伴服务,同时,京东也成为了这些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和应用场景。

陪伴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大佬们的集体行动上,还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上。根据行业预测数据,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3000万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700亿至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其中,中国市场份额有望超过40%,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到2027年,整体AI陪伴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陪伴机器人市场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商业化进程远超行业预期。用户群体也从儿童扩展到Z世代父母、单身成年人和老年人等各年龄段,不同群体对陪伴机器人的需求各异,为产品差异化定位提供了可能。这种多元化的需求结构使得陪伴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商业模式方面,陪伴机器人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硬件销售,而是探索出硬件+软件+服务的复合变现路径。订阅制服务、场景化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变现以及文化IP衍生等多元化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成熟,为陪伴机器人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陪伴机器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产品体验、商业模式和社会接受度都还有待提升。雷军、刘强东、朱啸虎、俞敏洪等大佬的集体下场既是对这一赛道潜力的肯定,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与成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