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芯片制造业巨头英特尔公司遭遇了一次重大的信用评级下调事件。据权威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宣布,将英特尔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BB+降低至BBB级别,这一变动使得英特尔的信用评级仅略高于垃圾债券标准,预示着公司正步入财务困境的深水区。
惠誉在评级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此次下调的原因,指出英特尔的信用指标持续疲软,未来12至24个月内,公司必须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包括改善市场条件、成功推出创新产品以及有效降低净债务规模,方能有望恢复其信用评级至合理水平。
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几个影响评级的关键因素。其中,去杠杆进程的滞后成为主要担忧点之一,同时,制造工艺良率的提升速度也直接影响到评级的判断。客户对英特尔最新18A工艺技术的接纳程度也被视为关键变量,这直接关系到英特尔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位置。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英特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成本削减措施以应对。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缩减运营费用,从2024年的194亿美元减少至2025年的170亿美元,并在2026年进一步压缩至160亿美元。这些措施涵盖了裁员计划的持续实施,同时保持研发费用的相对稳定。英特尔预计,到2026年,其EBITDA利润率将超过30%,较2024年的20%有显著提升。
尽管在个人电脑和传统企业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市场地位,但市场竞争的加剧无疑对其经营表现构成了巨大压力。惠誉警告称,在个人电脑芯片市场,英特尔正面临来自高通和AMD等竞争对手的激烈挑战。全球消费电子和企业市场的需求增长放缓,进一步加剧了英特尔的运营挑战。
与竞争对手相比,英特尔的财务结构和市场地位显得相对较弱,这凸显了公司当前所处的战略困境。为了恢复之前的信用评级水平,英特尔不仅需要提高个人电脑芯片的出货量,还需要努力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
为了缓解财务压力,英特尔计划通过出售资产来获得现金流支持。公司预计,通过出售Mobileye普通股票以及可编程解决方案业务Altera的多数股权,将获得约53亿美元的现金收入。加上2025年第一季度从内存业务出售中获得的19亿美元,英特尔预计将获得超过72亿美元的现金流入,这将有助于覆盖重组相关的现金支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惠誉认为英特尔的流动性状况依然稳固。截至6月28日,公司拥有212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以及70亿美元的未动用信贷额度。然而,在预测期内,英特尔的投资强度预计将保持高位,资本支出约占收入的30%。这一战略决策旨在帮助公司重新夺回工艺技术的领先地位,并扩大其代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