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交所IPO受理量激增,上市步伐为何“慢半拍”?

   时间:2025-08-04 00:26:10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的IPO受理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一变化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投行界人士透露,众多企业正积极调整上市策略,将北交所视为首选上市目的地。

据统计,今年以来,北交所已累计受理了115家企业的IPO申请,占全市场受理总量的65%,成为推动市场活跃度提升的重要力量。投行专家指出,北交所的制度优势、估值吸引力以及市场活力的增强,共同促使中小企业纷纷涌向北交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PO受理量激增,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数量并未出现同步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51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北交所仅占6席,远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

那么,为何北交所能够成为企业的上市首选呢?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北交所市场的强劲表现和交易投资需求的旺盛,使得其估值逐渐介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之间,吸引了更多企业的目光。另一方面,北交所并购市场的活跃以及融资手段的多样化,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成长机会。

北交所的上市规则与流程更适合中小企业,其特有的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以及专属号段的启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地位,增强了上市公司的辨识度和归属感。

尽管受理速度加快,但北交所的上市审核并未放松。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受理到发行上市,北交所IPO企业的排队时间逐渐延长,显示出北交所在确保上市质量方面的严格把控。投行人士表示,企业冲刺北交所,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扎实的内功。

北交所IPO审核聚焦于企业的创新属性、业绩可持续性、财务真实性及治理规范性等核心方面。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顺利通过审核,投行在尽职调查中即融入北交所的上市要求,以减轻企业在审核阶段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专精特新”企业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北交所IPO项目,证监局的现场检查比其他板块更加严格。投行人员透露,北交所项目在申报前会经历为期五天的现场检查,以便在申报前暴露并解决相关问题。

北交所还积极推动并购项目和定向可转债的落地,以突破企业的成长瓶颈。这些措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也进一步增强了北交所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随着北交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活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正汇聚于此。未来,北交所企业的质量和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然而,对于想要冲刺北交所的企业而言,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练好内功,确保在创新属性、业绩可持续性、财务真实性及治理规范性等方面达到北交所的上市要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