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式推出育儿补贴新政策,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近日,国家发布了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一孩、二孩及三孩家庭,每年均可获得36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补贴将免征个人所得税,为家庭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
根据方案,育儿补贴的申请流程简便快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选择线上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请,或选择线下申请,具体发放时间将结合各省份的实际情况确定。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且年龄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同样可以享受该政策,补贴金额将按月数折算。
以2023年12月出生的婴儿为例,其家庭可领取共计24个月的补贴,总计7200元。这一政策预计每年将惠及超过2000万个婴幼儿家庭,有效降低了家庭的生育和养育成本。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通过直接向育儿家庭发放现金补贴,体现了国家对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关注和支持。此举将有助于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等,这些政策均受到了育儿家庭的广泛欢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指出,国际实践经验表明,生育支持需要综合施策,其中现金补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发放育儿补贴。此次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不仅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而且政策的可持续性也更强。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样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家层面来看,每年补贴2000多万婴幼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费用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需综合考虑可支配财力、地区间平衡等因素。尽管如此,国家仍表示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长远之举,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我国的生育政策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