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超赛事步入七月高潮,场均观众人数频频超出预期,赞助商今世缘也随之吸引了广泛关注。7月27日,今世缘将举办一场旨在推动“百亿国缘”全国化战略的重点市场推介会,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加速其全国化步伐。
在江苏这片白酒业的热土上,围绕“年份酒”概念的舆论风波悄然兴起。近日,今世缘酒业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两张颇具话题性的海报,引发了一些舆论猜测,认为这可能是对洋河股份的一种“含蓄反击”。
江苏白酒业的“一哥”与“二哥”之争,向来难以低调。那么,这场暗战究竟孰是孰非呢?
在深入探讨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家企业的基本面。尽管排名相邻,但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大哥与二弟之间的差距几乎达到一倍。想当年,今世缘在2023年迈入“百亿营收俱乐部”后,曾豪言要在2025年实现150亿元的营收目标。然而,进入2025年,这一目标却似乎被悄然搁置,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低调的5%至12%的年度营收增长预期。
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面对公司业绩增速放缓、未能达到原定营收和净利润目标的质疑,今世缘回应称,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竞争阶段,公司结合外部环境、市场竞争态势和自身资源状况,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目标,旨在保持阶段性区域性竞争优势,确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然而,强调阶段性区域性竞争优势的背后,今世缘的省外营收仅占总收入的不足9%,尽管同比增长了27.37%,但省外市场的营业成本却同比大增51%,远超江苏省内各大区的成本增速。相比之下,洋河股份的江苏市场营收占比45.13%,省外营收占比则高达54.87%,其全国化布局显然更为均衡和领先。
众所周知,白酒业有“30亿区域求存、50亿区域称霸、百亿奔走全国”的说法。对于已经迈入百亿俱乐部的酒企而言,全国化是继续向上的必由之路。然而,从实际经营数据来看,今世缘仍面临“走不出江苏”的质疑。
当然,今世缘在江苏省内的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也是其看重阶段性区域性竞争优势的原因所在。然而,当“一哥”洋河开始加码反击时,这场暗战便显得合乎逻辑了。
今年6月底,洋河推出了定价59元的“真年份”光瓶酒产品,以“优选核心产区基酒、100%三年陈”为卖点,旨在打造一款“去掉包装喝好酒”的国民级口粮酒。同时,洋河还与京东联名推出了“兄弟情”营销策略,进一步强化其亲民形象。这款新品一经推出便市场热销,预售首日即售罄,48小时内销量破万瓶。
洋河此举被业界视为其在深耕区域乃至全国下沉市场方面的一个信号。然而,这些数据和动作对今世缘来说并非好消息。今世缘发布的两张海报被一些舆论认为是在质疑洋河的年份酒概念、暗讽其与京东联名的“兄弟情”营销策略,甚至是“碰瓷式”营销来蹭热度。
对于这些争议,我们不做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年份对于好酒和好喝来说至关重要。今世缘的上述营销看似抓住了洋河“真年份”战略的软肋,但效果如何还需客观实力说话。
在产能和储备方面,洋河与今世缘的差距显而易见。洋河拥有名优窖池7万余口,年原酒产能超16万吨,酿造规模位居全球固态酒发酵基地之首。洋河还储备了近70万吨不同年份的原浆陈酒,总储酒能力达100万吨。相比之下,今世缘的总产能届时将达到8万吨,原酒储量约16万千升,实力差异一目了然。
在年份酒认证方面,洋河共有5款产品获得中国酒业协会的认证,而今世缘则鲜有相关报道。这是否让今世缘在宣传“好喝才是王道”时显得底气不足呢?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质价比的日益重视,老窖池、充足基酒和符合标准等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行业分析师表示,洋河光瓶酒此番热销正是抓住了这些趋势。对于今世缘而言,与其“内涵”对手,不如多沉下心来打磨自身、补齐短板,用透明的产品信息、窖池时光沉淀来黏住各维度用户,这才是其打破全国化困局、实现150亿元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