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区鼎好大厦11层,零一万物总部的会议室里,一场媒体见面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7月22日上午10点,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开复身着标志性的深蓝色西装准时现身,这是他自2025年以来首次在线下媒体面前亮相。
进入2025年,AI领域风云变幻。曾经的大模型“六小龙”格局洗牌,有的企业寻求上市,有的则选择转型。零一万物正是后者中的一员。早在今年3月17日,当DeepSeek横空出世时,李开复作为“六小龙”之一的CEO,率先提出了“All in ToB”的战略,宣布零一万物将成为首个全面拥抱DeepSeek的“六小龙”,并推出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
事实上,这一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4年下半年,零一万物内部就已开始讨论模型梯队划分及未来发展方向,转向ToB的想法在那时便已萌芽。去年底,公司内部又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和组织变动,包括业务分拆和联创离职等。面对这些变化,李开复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留在零一万物,接受战略调整,全力投入ToB;要么前往零一万物与阿里云共同成立的“联合实验室”。
今年初,零一万物正式完成了组织和人事层面的调整,标志着其在战略层面转型的决心。如今,零一万物正式发布企业级Agent,并升级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至2.0版本。与其他“六小龙”不同的是,零一万物是唯一一家宣布全面投入ToB的大模型公司。这意味着它必须明确自身的服务核心壁垒,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面对这些挑战,李开复对企业级Agent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们很少参与竞标,因为一旦进入竞标阶段,往往就会陷入‘价格战’。”零一万物的联合创始人马杰也补充道:“目前在一线,我们很少遇到类似的竞争。”李开复最引以为傲的是零一万物的服务能力。他透露,在服务客户时,算法工程师会亲自出差,住到客户附近的酒店,帮助客户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他认为,市场上很少有算法工程师会亲自到客户现场进行部署和交付。
自Manus爆火以来,Agent已成为AI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即便是面向ToB的Agent,零一万物也并非首创。此前,智谱曾发布企业级智能体平台,MiniMax也曾推出自己的Agent。然而,如今零一万物发布的Agent却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在媒体见面会上,李开复提到了零一万物当前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Agent平台的建设与交付成本的降低;二是“一把手工程”,即CEO驱动的AI战略转型,通过找到有价值的标杆客户并创造价值,将其打造为灯塔。他期望能够将与灯塔客户创造的价值赋能给更多有类似需求的公司,最终将Agent与万智平台演化成一个能够让更多人快速使用的产品。
当被问及Agent的商业化进展时,马杰表示,零一万物不太倾向于参与竞标,而是更注重服务质量。他们服务的大型企业客户规模庞大,业务提升带来的收益巨大,因此服务费用也相应较高。他们通过深入与客户共创、承诺交付结果等方式打动客户,周期较长,但能够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李开复强调,零一万物的特色是包括部署万智Agent在内的“一把手”工程。他们手把手陪伴企业设计AI嵌入业务的路径,从场景拆解到模型微调再到工具打通与应用搭建,是一套可落地、可复制的产品逻辑。他们不会盲目烧钱,而是提供高价值的服务并获得相对应的收入。
对于未来Agent是否会被模型取代的问题,李开复表示,他们愿意使用任何公司的优秀模型,包括阿里的通义千问等。他认为,模型提供的是Agent大脑的能力,而Agent则是一个包含大脑、记忆和工具调用能力的综合体。他们期待看到模型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也明白每个场景都有其独特性和数据机密性。
在谈到市场竞争与合作时,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是行业内合作性最强的公司之一。他们愿意与开发模型的公司、做芯片的公司等合作,共同推动AI行业的发展。他们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不参与竞标,而是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