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年内表现抢眼,中证银行指数攀升至高位,涨幅一度突破25%。在这一波强劲走势中,银行板块内的42只个股全部实现正增长,且有18只个股刷新了历史新高。青岛银行更是成为涨幅榜的领头羊,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
然而,随着银行股的大幅上涨,部分股东开始考虑落袋为安。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家银行披露了减持计划,且这些减持行为多发生在5月之后。尽管股东的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关注,但市场反应相对平静。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轮减持主要是基于银行股的大幅上涨,部分股东选择阶段性获利了结。从基本面来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依然显著。
其中,杭州银行的减持计划备受瞩目。该行股东中国人寿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94万股,占比0.7%。此次减持完成后,中国人寿将彻底退出杭州银行股东之列。自2009年投资杭州银行以来,中国人寿持股16年,累计投资回报率预计超过180%。
除了杭州银行外,齐鲁银行、长沙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遭遇了股东的减持。齐鲁银行的股东重庆华宇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2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043.81万股。长沙银行的第四大股东湖南三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计划减持不超过3700万股。而浙商银行的股东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该行股份24231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股东选择减持,但增持力量依然不容忽视。今年以来,已有8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增持,增持规模明显压倒减持规模。这显示出市场对银行股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保险机构也在今年频频举牌银行股,如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新华保险成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等。
对于股东的减持行为,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理解。经过连续两年的上涨,银行股积累了比较丰厚的获利盘,部分股东选择落袋为安也是情理之中。然而,从基本面来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和银行盈利能力的增强,银行股的未来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同时,市场分析也指出,股东的减持行为并不一定会对银行股的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在市场整体情绪乐观的情况下,减持行为可能只是个别股东的资金安排需求,并不足以改变整个板块的上涨趋势。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减持行为的同时,更应关注银行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