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果链巨头转型路:蓝思扩张,立讯紧盯苹果,歌尔分家押宝新赛道

   时间:2025-07-15 13:37:48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消费电子产业的浩瀚星空中,蓝思科技、立讯精密与歌尔股份曾作为“果链三杰”,紧紧围绕着苹果这一璀璨星辰旋转。然而,时过境迁,三家企业如今却在同一时刻展现出了“去苹果化”的微妙迹象,各自在行业的十字路口寻找着新的方向。

面对行业需求的周期性波动、供应链全球化的深刻调整,以及对单一客户依赖风险的日益加剧,这三家同源果链的巨头,在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它们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记录着在依赖与自主之间的战略权衡。

蓝思科技,这位曾经的果链明星,于2025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这一壮举不仅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更标志着其迈入了“全球资本+中国智造”的全新阶段。据统计,从递表到挂牌,蓝思科技仅用了短短100天,其港股发行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集资额高达47.68亿港元。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无疑为蓝思科技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智造领域的稀缺价值提供了有力背书。

蓝思科技的转型之路,是一场全方位的扩张。在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领域,其湘潭组装业务以97.4%的营收激增,带动了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的规模化导入。同时,蓝思科技还积极布局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2024年营收攀升至59.35亿元,展现出在车载市场的强劲潜力。蓝思科技还紧跟新兴风口,成为智元机器人的核心供应商,并在AR眼镜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从镜架到功能模组的全链条覆盖。

与蓝思科技相比,立讯精密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同样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立讯精密旨在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其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达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133.7亿元,同比增长22%。在业务布局上,立讯精密继续巩固消费电子业务的核心地位,同时加速拓展汽车与通信板块。通过收购德国Leoni集团,立讯成功切入全球顶级车企供应链,完善了全产品矩阵。在AI应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立讯还创新性地打造了面向AI整机柜的核心零组件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前景广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在加码果链的信号似乎更为明显。据报道,过去五年间,苹果与立讯之间的业务往来规模增长了五倍,为立讯带来了近10万个工作岗位和9家工厂的扩建。立讯精密手中掌握着iPhone16等苹果主力系列机型的生产资源,这无疑巩固了其在果链中的核心地位。

相比之下,歌尔股份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则显得有些独特。2025年1月,歌尔股份子公司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踏上分拆上市之路。这一举措旨在使歌尔微电子能够独立融资,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从歌尔股份自身业务发展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09.54亿元,同比微增2.41%;归母净利润为26.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3%。这得益于歌尔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的努力。

在战略布局上,歌尔股份敏锐捕捉到AI端侧创新的机遇,紧紧抓住AI智能手机声学传感器升级与AI智能眼镜快速放量的契机。据Counterpoint统计,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总量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而歌尔股份拥有声学器件设计制造能力,在音频算法方面有技术积累及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整合能力,这使得其在高速扩张的音响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曾几何时,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共同书写了果链的“黄金十年”。然而,如今这条曾铺满红利的赛道正迎来关键的分岔口。苹果加速供应链迁移,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软,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如影随形。对于国内的供应链企业来说,寻找多个客户,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已成为必然选择。站在时代与行业的十字路口,这三家巨头各自押宝,即将走向殊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