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南方航空,相继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预告。尽管这三家航空巨头尚未实现全面盈利,但业绩数据透露出积极的复苏信号。
中国国际航空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将在17亿至22亿元之间。国航方面指出,尽管市场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供需不平衡、客源结构变化、高铁竞争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效益仍在稳步提高,同比大幅减少了亏损。与2024年上半年27.82亿元的净亏损相比,国航的财务状况已显著改善。
国航将业绩的改善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航空市场的持续发展。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提升飞机利用率、精细营销把控以及严格成本管控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经营效益。
中国东方航空方面,其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亿至1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68亿元净亏损,减亏幅度显著。东航表示,尽管受到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和国际环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仍有所改善。东航指出,这得益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向好、民航客运市场的稳健发展以及公司新开和加密国际航线的策略。
东航在2025年上半年迅速扩张国际航线,仅在6月中旬至下旬就开通了多条新航线,执飞的欧洲航点数量达到14个。进入7月,东航还陆续开通了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合计新开、加密、改造的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210条,每周计划执行的国际及地区航班量超过300班。
相比之下,中国南方航空的业绩改善并不明显。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在13.38亿至17.56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的12.28亿元净亏损相比,并未有显著变化。南航方面表示,受到旅客结构变化、高铁竞争、国际环境不稳定、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然而,南航也指出,尽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呈现亏损,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有较大提升,这显示出公司经营效益正在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