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的2025年,曾经风光无限的雪糕界“贵族”们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钟薛高、哈根达斯等曾经被热捧的高端雪糕品牌,如今却面临着市场的严峻考验。
钟薛高,这个曾经以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震惊市场的品牌,其辉煌岁月仿佛已成过往云烟。据消息透露,钟薛高的子公司已被申请破产清算,标志着这个年销售额曾突破10亿的网红品牌,终究未能逃脱自己亲手编织的消费泡沫。与此同时,哈根达斯也未能幸免,其门店数量在中国市场急剧减少,众多曾经的高端雪糕品牌纷纷转型,聚焦基础款产品。
回望2018年,钟薛高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中国雪糕市场带来了一场革命。创始人林盛那句“成本40元,爱要不要”的豪言,配合国潮设计、“零添加”的营销策略,以及头部主播的带货效应,使得钟薛高迅速成为市场的焦点。然而,泡沫总是短暂的。随着消费者对高昂价格的质疑声四起,钟薛高的品牌声誉和业绩开始受到冲击。
从2022年起,钟薛高便深陷舆论危机。虚假广告、配料表不实等问题被频频曝光,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尽管钟薛高试图通过自救措施来挽回局面,但法人林盛受到高消费限制令的影响,员工大量离职,品牌陷入困境。去年,林盛甚至亲自上阵,通过淘宝直播带货“卖红薯”来还债,但效果甚微。
如今,钟薛高已走到破产清算的边缘。据爱企查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面临诸多风险和司法案件。旗下的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钟薛高京东旗舰店虽然仍在营业,但商品种类大幅缩减,价格也有所下调。
哈根达斯同样未能逃脱市场的洗礼。这个曾经被视为婚礼和约会标配的冰淇淋品牌,如今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从2023年起,哈根达斯便开始了门店收缩的进程。据数据显示,其在国内的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的466家锐减至2025年6月的385家。在北京、上海等地,不少哈根达斯门店已消失无踪。
面对市场的变化,哈根达斯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了9.9元赛道。然而,这并未能挽回消费者的心。年轻人发现,30元的单球冰淇淋远不如两杯奶茶来得划算。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性价比成为了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
与此同时,3元以下的平价雪糕正在收复失地。东北大板等老牌雪糕逆势增长,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也重新聚焦基础款产品。消费者们发现,所谓的高端雪糕不过是营销费用和冷链租金叠加出的高价。当平价雪糕重新成为主流,蜜雪冰城2元甜筒、1元的老冰棍等性价比极高的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雪糕市场的这场变革,本质上是一场“祛魅运动”。消费者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雪糕只是解暑品,而非奢侈品。他们开始用舌尖投票,选择那些性价比高、口感也不错的平价雪糕。而那些曾经被炒到天价的高端雪糕品牌,则像气球一样被迅速扎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