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交所IPO公司能否经得起现场检查考验?IPO严审不应有遗漏

   时间:2025-07-15 10:47:22 来源:皮海洲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揭晓了2025年度第二批IPO现场检查企业名单,本次共有12家公司被随机抽中,其中包括长裕控股等,名单规模远超今年首批仅两家公司的情况,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与期待。

IPO现场检查,作为IPO审核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严格性与深入性不容小觑。审核人员会亲临企业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内外部调查,核实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这一机制以其强大的震慑力,往往让IPO企业闻之色变,不少企业在得知被抽中检查后选择撤回申请。然而,自去年《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明确“撤回不影响检查及处理”后,企业的态度有所转变,开始正视并接受这一审查。

此次第二批检查名单中,12家企业的数量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积极响应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的“大幅增加现场检查”的号召。此举对于提升A股市场“入口关”的把控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监管层对IPO质量的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从拟上市交易所分布来看,这批企业中,8家计划登陆上交所,包括3家主板和5家科创板;4家则拟在深交所上市,涉及3家主板和1家创业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前两批检查名单中,并未出现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这意味着,在当前的IPO现场检查中,北交所似乎被“遗忘”了。

这种情况显然有失偏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把IPO审核关,应当覆盖所有市场,包括北交所。同时,《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也适用于北交所企业。因此,北交所IPO企业同样需要接受现场检查的检验。

事实上,近年来北交所对IPO企业的受理与审核数量远超沪市和深市,已成为众多IPO企业寻求上市的首选通道。鉴于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数量激增,以及其中不乏从沪深交易所撤回申请、甚至因抽中现场检查而撤回的企业,对北交所IPO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的需求更为迫切。

尤其是那些曾“一查就撤”的企业,若改道北交所上市,更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以确保市场的公平与透明。毕竟,无论企业选择在哪个交易所上市,都应接受相同的严格审查,不应因交易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因此,在IPO现场检查的问题上,监管层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及其上市申请企业,确保审查标准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IPO企业的整体质量,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