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连接中国资产与国际市场的桥梁,近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却并未引发通胀担忧。这一独特现象,资深大律师及前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认为,主要得益于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以及内地持续稳定的商品供应,彰显了“一国两制”的显著优势。
梁定邦比喻道,香港如同高空中的飞机,即便遭遇颠簸,也能稳健穿行,不会因波动而垮塌。他回忆起1995年出任香港首位华人证监会主席后,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挑战,正是与监管机构携手,成功抵御了空头攻击,带领香港走出困境。
“对等关税”浪潮席卷全球后,香港再次展现了其经济韧性。恒生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飙升超过20%,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募集资金同比上涨近700%,港元兑美元汇率更是一度触及强区间上限。
梁定邦指出,香港市场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使得资金能够自由流动,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然而,资金的大量涌入并未导致通胀,这主要归功于内地源源不断的商品供应,维持了香港物价的稳定。
梁定邦的职业生涯与内地紧密相连。1998年,他出任中国证监会的首席顾问,为创业板建立、AB股合并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议题提供了宝贵建议,期间仅领取象征性的一元年薪。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联系日益加深,沪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推动了资本流动,强化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梁定邦建议,未来可将互联互通机制拓展至大宗商品领域,利用香港作为交易端口,掌握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事实上,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在香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收库,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这将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更广泛使用。同时,梁定邦还提出,香港作为数字货币试验场,可以拓展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融资功能。
面对港元汇率的波动,梁定邦分析指出,联系汇率制度规定了美元与港元的锚定价格及浮动区间,香港金管局需按照既定承诺响应银行兑换需求。近期港元走强,部分原因是市场对美元资产的担忧,以及美国通胀压力和债务问题的影响。
梁定邦认为,未来美元可能继续贬值,但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仍难以撼动。然而,随着国际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内地也将受益。他强调,提高中国资产的回报率至关重要,这需要推动宏观经济转型,提升消费水平和拓展服务业等增长引擎。
在梁定邦看来,香港置身于中外交汇的十字路口,既能最先感受到不同市场的扰动,也能享受到各方的暖风。随着国际资本流向香港,内地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