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王俊凯代言也难救?植物医生营收停滞,线上渠道乏力寻上市路

   时间:2025-07-09 00:28:58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化妆品品牌植物医生近日宣布了其上市计划,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悉,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公开上市。

植物医生品牌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高山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经营模式与老牌护肤品牌樊文花有相似之处。樊文花早在1988年便已开始运营,而植物医生则后来居上,通过线下护肤店结合产品销售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IPO之前,植物医生专注于“植物医生”这一单一品牌,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作为品牌定位。然而,根据招股书显示,尽管植物医生在化妆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其市场占有率仅为0.8%,在全市场(含外资)排名第21位,国内企业中排名第10。相比之下,珀莱雅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7%,稳居国内企业榜首。

近年来,植物医生的营业收入增长似乎陷入了停滞。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营收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三年间仅增长了0.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92%。这一增速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如丸美生物和珀莱雅,它们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均达到了30%左右。

植物医生的业务结构也存在单一品牌架构的局限性。与珀莱雅和贝泰妮等拥有多个子品牌的公司相比,植物医生主要依赖“植物医生”这一品牌下的多个高山植物系列产品。公司的产品结构也相对集中,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面膜三类产品合计贡献了约94%的收入。

在营销方面,植物医生近三年来显得相对保守。公司的销售费用相对稳定,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逐年下滑。尽管在2024年末,植物医生官宣了王俊凯作为品牌代言人,但在整体营销投入上仍显不足。相比之下,其他护肤品牌在代言人签约和KOL推广上投入更大。

植物医生的销售渠道以线下门店为主,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尽管公司也在京东、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布局,但线上销售仍然主要依赖线下引流,自主流量获取能力较弱。线下门店的拓展速度也开始放缓,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4664家减少到2024年的4328家。

在研发方面,植物医生的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研发。尽管公司也在打造自己的研发架构,但在核心产品研发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没有构建自主品牌独有的专利壁垒。公司的发明专利中,有多项是通过受让取得的,而自主研发的技术相对较少。

植物医生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在缩减,大专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比逐年上升。相比之下,同行业公司在研发人才储备上更为充裕,高学历研发人员占比更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植物医生仍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然而,在核心技术依靠合作研发、线下店铺拓展不及预期、线上渠道难有大突破的背景下,植物医生能否成功打动资本市场,仍是一个未知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