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成功登陆港股,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H”股企业。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安井食品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井食品的港股发行价定为60港元/股,尽管上市首日股价略有下跌,但截至收盘,其股价仍保持在57港元/股,市值超过189亿港元。这一表现显示出投资者对安井食品未来发展的信心。
安井食品的创始人刘鸣鸣,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企业家,曾在大学任教,后转战商界,于2001年在厦门创立了安井食品。面对当时速冻面米领域的激烈竞争,刘鸣鸣选择了以福建特产鱼糜制品为切入点,生产鱼丸、鱼豆腐等火锅丸子产品,成功打开了市场。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安井食品已从单一的火锅丸子生产商转变为速冻领域的全能型企业。其产品线涵盖了火锅食材、预制菜、速冻面点等多个领域,包括鱼丸、酸菜鱼、小龙虾、烧麦、馒头等多种产品。安井食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2个生产基地及海外1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百万吨级别,产能利用率高达97.2%。
在销售渠道方面,安井食品高度依赖经销渠道。其2000余名经销商为其贡献了大部分营收,其中合作五年及以上的经销商更是创造了大部分收入。然而,特通直营、KA等渠道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且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
尽管如此,安井食品的营收和利润仍在持续增长。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39.65亿元、150.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亿元、14.78亿元、14.85亿元。这一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其预制菜业务的快速发展。
预制菜业务已成为安井食品的第二增长曲线。过去几年,其速冻菜肴制品的收入从不足7亿元增长至43亿元,营收占比也从一成增长至近三成。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安井食品对预制菜市场的精准把握和持续投入。
除了预制菜业务外,安井食品还高度重视大单品的培育。自2011年以来,公司已成功打造出了多个年营收过亿的大单品。截至2024年,安井食品已拥有39个年营收达亿元级别的大单品,其中4款大单品的年营收甚至超过了5亿元。这些大单品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品牌认知度,还带动了其他产品的快速增长。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安井食品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近年来,公司先后收购了英国速冻食品生产商功夫食品的股份、成立了集团进出口部并开发了多个海外客户。安井食品还计划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进一步扩大销售及经销网络、提升采购能力和优化供应链。
尽管目前安井食品的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还不高,但随着其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资本市场的助力,未来有望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多新的增长机会。
安井食品的成功上市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安井食品将继续深耕速冻食品领域,不断创新和拓展产品线,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