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四国联盟挑战中国稀土地位,中国新法出台严管稀土,谁将主宰未来稀土市场?

   时间:2025-07-07 18:44:34 来源:凌晨观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华盛顿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四方安全对话”会议,会上,美国携手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共同推出了“四方关键矿产倡议”。这一举措旨在降低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体系,以应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及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及国防等关键领域。长久以来,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生产及出口的最大国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始终占据核心位置。据统计,全球超过80%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72%和日本92%的关键矿产均依赖于中国的供应。

面对这一局势,中国迅速作出了重大反应。7月1日,中国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生效,这是该法近3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修订。新法将稀土定义为“国家安全资产”,并将“国家矿产安全”作为核心内容,进一步强化了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同时,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针对部分稀土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对出口货物信息的严格审查,以及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施总量控制。

中国稀土集团也迎来了高层的大调整,新任管理者不仅年轻,且具备国际化的技术背景。稀土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民用和军工稀土被严格区分,民用部分由集团审批,而军工部分则由国家直接把关。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方式,加强了与稀土资源国的合作,构建了从“外部供给”到“内部冶炼”再到“市场调配”的完整闭环。

相比之下,四国联盟的内部却充满了矛盾与挑战。美国的稀土产量仅占全球的不到15%,且90%以上的冶炼分离工作仍需依赖中国。美国的稀土产业还存在技术短板,相关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例如,Lynas公司在德州的轻稀土分离工厂项目仍在审批流程中停滞不前,MP Materials工厂的季度产量远低于预期,且原料还需从中国进口“半成品”。而日本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印度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与美国存在矛盾,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系也因五角大楼的泄露消息而面临微妙变化。

在稀土专利方面,中国近五年来提交了约2.1万项稀土专利,这一数量是美、日、澳、印四国总和的四倍。同时,中国已建成零排放的稀土产业园,实现了废渣的资源化利用。而西方国家在稀土提炼和加工技术上难以与中国匹敌。可以说,中国的稀土政策调整及相关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于四国联盟而言,要想撼动中国的地位,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