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市场情绪营销趋势洞察中,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该报告围绕八大核心情绪趋势,揭示了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消费者画像、购买动机及生活场景。这些情绪趋势包括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自我疗愈的追求、个人内核的重塑、怀旧与梦想交织的情感、血脉贲张的激情、极致的松弛体验、一触即发的疯狂,以及打破滤镜的真实面对。
报告显示,经济压力、职场重负及未来不确定性导致37.1%的受访者将“压力与焦虑”作为过去一年的主导情绪,近半数的消费者感受到日常的高压与紧张。为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与积极激素如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及多巴胺相关的内容热度不断攀升,其中多巴胺话题的互动量尤为显著,年互动量超过13亿次,即时愉悦成为了人们减压的重要方式。
随着“情绪消费”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情绪买单。其中,52.2%的人通过短剧、刷剧等方式迅速沉浸并解压,43.3%的人选择“搭子社交”享受低压力的陪伴,而40.7%的人则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值得注意的是,情绪付费的意愿正在向二线和四线城市扩展,形成了显著的“破圈”效应。
在营销模式的演变中,情绪营销正逐渐从单一场景向“用户+品牌+平台”的价值共生模式转变。品牌传播的重点从功能利益转向了情感共鸣,消费者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体验者,情绪成为了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报告深入分析了八大高价值情绪趋势,为品牌提供了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和情绪热点的策略支持。
内容平台在放大大众情绪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例如,抖音上的#宿舍发疯基地等话题播放量惊人,达到了822.3亿次,“情绪内容+爆款互动”的模式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和商业机会。报告指出,情绪驱动的消费逻辑将成为2025年品牌增长和创新的重要方向,情绪价值与品牌认同的紧密结合正在重塑中国消费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