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白酒行业的调整步伐并未减缓,反而愈发深入。库存积压、价格体系动荡、消费场景剧变以及销售渠道的重塑,无一不在考验着行业的韧性与应变能力。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白酒企业并未选择消极应对,而是积极投身于全行业的价值重构之中。从扩张战略的适度收缩,到供需关系的重新平衡,再到新业态的探索与新场景的开发,白酒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迎接变革的到来。
资本市场的反应,成为了衡量这些变化最为直观的标尺。资金流向与股价波动,无声地诉说着投资者对白酒业的看法与预期。酒讯智库通过对2025年上半年(即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6月30日)白酒股市值的深入剖析,制作了一份详尽的市值增长榜单,揭示了这一时期白酒股的价值变迁与行业现状。
从市值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白酒股市场并不乐观。21只白酒股的总市值较期初减少了10.43%,同比2024年上半年也下降了8.02%。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整体下滑的趋势依然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上市公司珍酒李渡的加入,并未改变这一大局。若排除其影响,A股20只白酒股的总市值同比降幅仍达10.99%。
具体到个股,21只白酒股的市值无一幸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头部企业的“准入线”也随之调整,以古井贡酒为例,其市值已跌至500亿元附近,较之前有明显下降。然而,在集中化发展的趋势下,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差距愈发明显,而后排梯队的划分则相对模糊,竞争更为激烈。
从股价涨跌幅来看,资本市场对头部酒企的态度出现了分歧。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部分企业跌幅较小,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而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则跌幅较大,反映出其在消费市场的表现受到了一定影响。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头部酒企之间,也贯穿于整个白酒股市场。
尽管整体形势严峻,但白酒业并未失去希望。部分企业通过拥抱新趋势、加速转型以及重塑厂商关系等方式,展现出了强劲的成长潜力。如茅台的数字化改革、泸州老窖的年轻化战略等,都在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区域酒企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成功守住了自己的地盘。如珍酒李渡、口子窖等,都在各自的区域内建立了强大的话语权。
然而,并非所有区域酒企都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败下阵来,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如*ST岩石,因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又如酒鬼酒,因业绩持续下滑而步入了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