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智能科技的征途上,传感器作为机器的“感知器官”,正引领着一场技术革命。近日,随着“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的脚步,我们走进了蚌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传感谷,亲眼见证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中国传感谷的展示大厅内,一款看似普通的圆形桌面化妆镜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款镜子不仅能够照亮使用者的容颜,更内置了智能传感器,能够感知皮肤的温度和湿度,从而精准判断皮肤状态。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智能传感器的高效数据采集与指令发出能力。
与传统机械传感器相比,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以及易于集成等优势,在人工智能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蚌埠市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MEMS传感器产业。
蚌埠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陶广生介绍,蚌埠市是安徽省唯一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这一优势为蚌埠市打造中国传感谷、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我们看到了一套附着在天花板上的专用天车系统,正在精准地将8英寸晶圆转运至各道工序设备上。这家公司是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的所在地,其产品线涵盖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华鑫微纳不仅拥有月产能3万片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还拥有一条月产5000片的6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为客户提供中试与小批量试产服务。未来,这家公司将向全球智能传感器企业供货,为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国传感谷,像华鑫微纳这样的领军企业不在少数。目前,传感谷已集聚了23家领军企业和200余家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企业,初步构建了涵盖全产业链的体系。其中,芯动联科作为国产高性能惯性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其MEMS陀螺仪技术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传感谷的园区建设也在快速推进。陶广生表示,传感谷已形成“一谷三园多点”的总体布局,总占地面积达2100余亩。各县区结合实际联动发展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产业,形成了全市统筹、县区协同的发展格局。
中国传感谷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2024年,传感谷被评为全国MEMS传感器十大园区之一。同年,蚌埠经开区规上智能传感器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5.8%。在传感器这条新赛道上,蚌埠正以其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全国的创新策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