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推出了一项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新举措,正式发布了《关于启动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该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规范中间号业务、强化码号资源管理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非邀请商业营销信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车等线上服务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这些便捷服务背后,用户的个人信息,尤其是手机号码,面临着严峻的泄露风险。例如,在商品的外包装上,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姓名和住址等信息常常被明文标注,这不仅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中存在泄露风险,即便在用户丢弃包装后,这些信息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引发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各大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引入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这一业务的核心在于,为用户分配一个临时号码(即“中间号”或“隐私号”),用以替代其真实号码,在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服务人员沟通时使用。通过这种方式,用户的真实号码得到了有效隐藏,从而大大降低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不仅限于网约车服务。在网络购物中,购物平台可以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隐藏订单收件人的真实号码,使得商家发货和快递派送时均只能通过该“中间号”联系收件人。同样,在外卖服务中,外卖平台也会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对商家和骑手隐藏消费者的电话号码。这些措施的实施,显著提升了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
为了确保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顺利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通知》中明确要求各业务参与方严格遵守码号资源管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实名制以及非邀请商业电子信息防控等相关规定。同时,各企业还需制定本企业的具体落实措施,建立完善的技术手段,加强业务和安全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明确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试点阶段安排。试点准备阶段和试点过渡阶段各为三个月,之后将进入为期两年的正式试点阶段。在试点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面采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为确保这一业务的规范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严格管理业务试点和700专用号码的申请流程,强化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并提升技术监管手段,以有效支撑违规行为的溯源工作,切实防范700专用号码被滥用。
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号码保护服务并不会影响正常的通信功能。使用该服务后,互联网平台的商家、配送等服务人员仍然能够顺利联系到用户,同时用户的实际电话号码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当服务人员或用户使用“中间号”进行联系时,双方拨打和看到的号码均为“中间号”,而网络中的系统会自动将“中间号”翻译成对方的实际号码,以确保通信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