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36.SH,简称“智明达”)近期宣布了一项股票发行计划,旨在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不超过2.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两大项目:一是无人装备及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的研发与产业化建设,预计投入1.5亿元;二是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金额为6300万元。
智明达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专注于尖端高可靠性嵌入式计算机的研发、制造与服务。2021年4月8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达到3.82亿元,较原计划略有减少。
自2017年以来,智明达的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从1.71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6.63亿元,实现了近三倍的增长。然而,2024年公司的业绩却遭遇滑铁卢,营业收入降至4.38亿元,同比下降33.95%;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至1900万元,降幅高达79.79%。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军品订单的延迟交付,导致多型号订单延后,新增订单不及预期。
不过,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业绩有所回暖,实现营收8068.72万元,同比增长64.69%;净利润也扭亏为盈,达到831.78万元。
在嵌入式计算机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智明达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本次募资计划将目光投向商业航天领域,试图将技术能力拓展至无人装备和商业航天两大前沿场景。其中,无人装备涵盖无人机、无人舰艇等智能平台的控制系统,而商业航天则专注于为卫星、火箭等提供高可靠性计算模块。
然而,在定增募资的同时,公司却遭遇了大股东频繁减持的情况。自2024年起,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勇及其一致行动人共青城智为投资合伙企业开始频繁减持股份。共青城智为在2024年7月至9月减持111.89万股,套现约2560万元;2025年3月至6月再次减持112.56万股,套现4552万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王勇计划在2025年6月通过股东询价转让503万股,预计套现约1.48亿元。两年内大股东累计套现超过2亿元,与本次定增募资额几乎相当,这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质疑。
投资者们纷纷表示担忧,大股东频繁减持是否意味着他们不再看好公司的前景?是否存在让散户接盘以退出成本的情况?投资者们也对公司此时募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