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YU7的上市过程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不少消费者反映,在预订过程中遭遇了系统问题,导致锁单延迟,进而影响了提车时间。
据多位车主描述,他们在预订小米YU7时,系统频繁提示身份信息错误,有的车主甚至经历了多达四种不同的BUG才成功锁单。这些问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还引发了对于小米售后服务能力的质疑。
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小米在发布新车时,并未明确告知预计提车时间,仅在系统中模糊标注了“锁单后预计8月份开始首批交付”。然而,由于产能问题,许多消费者在锁单后并未能在预期时间内提车,甚至被通知要等到2026年。考虑到自2026年1月1日起,购买YU7车型将产生11,000至15,000元的购置税支出,这一变动无疑给消费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与不满,小米方面似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新车发布会后,小米大肆宣扬了预订数据的辉煌成就,但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提车时间问题,却避而不谈。这种利用信息差制造销售奇迹的做法,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被欺骗。
还有消费者反映,在预订过程中,小米汽车销售存在虚假承诺的情况。一些销售人员在明知提车时间可能延迟到2026年的情况下,仍然保证消费者可以在2025年内提车,从而劝导消费者下单。这种行为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与小米之间的矛盾。
随着问题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寻求维权途径。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自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声,要求小米方面给予合理解释和补偿。一些消费者甚至表示,将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消费者的维权诉求,小米方面终于有所行动。雷军在直播中回应了部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他并未直接提及因系统BUG导致锁单延迟而产生的具体问题。这一回应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怒火,反而让更多人感到失望。
对于小米而言,消费者的信任是其品牌立足的根基。然而,此次YU7预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疑让这份信任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如果小米不能正视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都将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