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充电宝行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召回风暴”,使得整个行业的神经骤然紧绷。
全球知名的两大充电宝品牌——罗马仕(ROMOSS)与安克创新(Anker),在短短数日内相继发布了充电宝召回公告,这一连串的动作无疑加剧了3C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态势。6月13日,被誉为“跨境一哥”的安克创新首先宣布召回其全球热销的充电宝PowerCore 10000(型号A1263)。紧接着,6月16日,罗马仕也发布公告,宣布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将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总量接近50万台。目前,罗马仕的相关充电宝产品已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下架,仅剩充电器与数据线在售,其充电宝业务已暂停。
仅隔4天,安克创新再次发布召回公告,因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决定对型号为A1642/A1647/A1652/A1680/A1681/A1689/A1257的部分批次产品进行追加召回,并为受影响的用户提供全额退款、升级换新和超值代金券三种补偿方案。
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中国民航局也迅速作出反应,自6月28日起,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实施后,不少旅客的充电宝在机场被拦截,一时间,“没有3C标志寸步难行”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此次召回事件背后,实则暴露出充电宝供应链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召回风波的根源在于主流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Amprius)在关键原材料与工艺环节上进行了未经授权的变更。而这家供应商不仅服务于罗马仕与安克,还为小米、绿联、倍思等多家知名移动电源品牌供货。目前,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的相关电池及电芯产品的3C认证证书已被暂停,同时,罗马仕、安克创新、倍思、绿联等众多品牌的多个3C认证证书也同样被暂停。
事实上,此次召回只是充电宝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疲软的背景下,移动电源行业早已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业内人士透露,同样容量的电芯,优品与次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可达数十元,而对于售价不到百元的充电宝而言,其成本空间极为有限。在这种价格压力下,不少产品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直到2024年8月,充电宝才被正式纳入3C强制认证体系。在此之前,行业长期处于监管盲区,部分厂商为追求轻薄和更大功率,往往忽视了原材料和电芯的安全性。
罗马仕与安克创新作为全球知名的中国3C品牌,它们的出海之路一直备受瞩目。罗马仕自2012年成立以来,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本土化的运营策略,迅速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尤其是在东南亚、澳洲、中东、欧美等地,其产品销量遥遥领先。而安克创新自2011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并重,成功在欧美市场赢得了大量中高端客户。然而,即便是这两家行业佼佼者,也难以避免质量管理与供应链风险所带来的挑战。
此次事件不仅让中国3C品牌面临信任危机,更在供应链端引发了深刻反思。未来,品牌必须回归产品本质,从源头上加强对原材料、代工体系、产品设计等核心环节的风险管控。同时,产品研发逻辑也将发生转变,从过去的追求快充、轻薄、外观差异化转向更加注重安全性、稳定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