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欧盟逼中国30天解稀土供应困局,中方强硬反击:升级追溯系统亮王牌!

   时间:2025-07-03 21:44:41 来源:前线速评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欧盟在稀土供应问题上对中国施加了持续的压力。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呼吁中国理解欧洲企业的担忧,并设定了一个30天的期限,要求中国解决稀土磁铁的供应难题。他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库存仅能支撑2至4周的生产,部分工厂面临停工风险,并警告称若问题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可能会影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中国的访问计划。

面对欧盟的紧迫要求,中国迅速作出了反应。首先,中国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核心专家名单并收缴其护照,以防止西方势力窃取中国在稀土提纯领域的37项独有专利。中国还升级了稀土磁铁的追溯系统,实施了“每克稀土地图定位”措施,以确保稀土材料的流向可追溯。

以德国大众为例,当该公司收到恢复供应的稀土磁铁时,还需附带一份“使用承诺书”。一旦这些材料被转售至军工领域,相关企业将被立即列入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就在欧盟内部仍在就30天期限争论不休之际,中国商务部在6月30日又抛出了一个重磅举措。

这一系列措施显示了中国在稀土供应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严密管理。稀土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作为全球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对稀土的开采、提炼和应用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严格的监管体系。

面对欧盟的施压,中国不仅坚守了自己的立场,还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稀土产业安全,也是为了确保全球稀土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举措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全球稀土市场的整体格局和动态紧密相连。随着全球对稀土需求的不断增长,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各国在稀土领域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对于欧盟而言,如何在确保自身稀土供应安全的同时,与中国等稀土资源大国保持合作与对话,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