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董事长雷军在最近的一场直播中,深入探讨了小米汽车YU7背后的故事及其市场反响。据雷军透露,小米YU7上市初期的订单量远远超出了预期,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销售奇迹。在车型正式上市的三分钟内,大定(即不可退的订单)数量就突破了20万辆,而一小时后更是达到了28.9万辆。这一数字不仅令雷军本人感到震惊,也让整个汽车行业为之侧目。
小米YU7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SUV车型,自6月26日上市以来就备受关注。其起售价定为25.35万元,凭借高性价比和小米品牌的号召力,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然而,随着订单量的激增,一些问题和争议也随之而来。雷军在直播中承认,虽然订单数字令人振奋,但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和交付压力。
业内对于小米YU7的夸张订单数据存在一些质疑声音,主要是因为上市后出现了多个订单转让现象,甚至有黄牛参与炒作。雷军对此表示,小米之所以没有公布24小时锁单数字,是因为18小时内的不可撤销锁单量已经达到了24万单,后续数据更加惊人。他坦言,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讨论和质疑,公司决定不再公布更详细的订单数据。
针对SU7转定YU7的订单争议,雷军也给出了回应。他表示,从SU7和SU7 Ultra转到YU7的订单数量占YU7总订单数的比例不足15%,这意味着大部分订单仍然来自新车主。雷军还透露了YU7的用户画像,显示车主平均年龄约为33岁,女性车主比例较高,且苹果iPhone用户占比超过52%,显示出小米汽车已经突破了粉丝圈层,吸引了更多非小米粉丝的消费者。
然而,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小米汽车也面临着提车难的问题。部分车主反映,他们的订单显示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57周(约14个月),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等到2026年9月才能提车。车主们对此表示不满,并指出了小米在锁单页面提示信息不足、未提前说明购置税减免政策变化方案以及销售虚假承诺等问题。他们要求小米为排期至2026年的用户开放退定通道或确保车主在2025年内提车。
还有车主反映小米汽车存在“偷改配置”的问题。他们在下单时发现标准版和Pro版配置表中明确标注了“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但订车后该功能却被悄然移除,仅顶配Max版保留。这一变动引发了车主们的质疑和不满。
雷军在直播中对于车主们的诉求和建议表示了理解和关注。他承认公司在生产和交付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并承诺会努力提升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也建议急需用车的消费者可以考虑其他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即将发布的小鹏G7和理想i8等。
尽管小米汽车在面对爆单的同时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雷军表示公司将积极应对并努力改进。他强调小米汽车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希望在未来能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