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香港街头,一部名为《水饺皇后》的电影正热映,它不仅讲述了一段励志故事,更是对一位传奇女性——臧健和的深情致敬。臧健和,这位“湾仔码头”水饺品牌的创始人,虽已于2019年离世,但她的精神与事业依旧激励着无数人。
臧健和的人生轨迹在1977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她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里担任护工,与泰国丈夫育有两个女儿,生活虽平凡却幸福美满。然而,这一切因丈夫的重男轻女观念而戛然而止,他在泰国另组家庭,留下臧健和与两个女儿孤苦无依。心灰意冷之下,臧健和带着女儿们远赴香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香港,臧健和为了生计,不得不同时做三份粗活重活。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位坚强的女性,一次在酒楼做杂工时,她不慎腰部受伤,失去了工作。面对生活的重压,臧健和拒绝了香港福利机构的援助,她坚信:“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吃救济会失去斗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杆。”
正当臧健和陷入困境时,一个转机悄然降临。养病期间,一位好友前来探望,臧健和为表谢意,亲手制作了拿手的水饺。好友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口一句“你做的饺子这么好吃,去外面卖一定赚钱”,却在臧健和心中激起了波澜。她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翻身的机会。
经过深思熟虑,臧健和选择了湾仔码头作为自己的创业起点。那时的香港,轮渡是往返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主要交通方式,湾仔码头因此成为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小摊贩们纷纷在此谋生。臧健和在这里看到了希望,她决定用自己的手艺,在这片繁忙的土地上打拼出一片天地。
臧健和的水饺摊很快吸引了众多顾客,她坚持高品质、讲卫生、听意见的原则,不断改进饺子的口感和制作工艺。她的饺子从北方的咸香腻味,逐渐演变成了港粤人喜爱的清淡、皮薄、鲜香爽滑。随着口碑的传播,臧健和的饺子摊前顾客络绎不绝,甚至有人专程从澳门赶来品尝。
臧健和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她的水饺品牌“湾仔码头”逐渐在香港崭露头角。一次偶然的机会,《文汇报》的一位专栏记者发现了她的故事,并将其发表在报纸上。从此,“街头水饺皇后”的大名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
随着名气的增长,臧健和迎来了与日本大丸百货公司的合作机会。然而,起初日商因湾仔码头水饺出自流动摊贩之手而决定放弃合作。但臧健和的坚持和品质最终打动了他们,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湾仔码头水饺因此进入了超市等高端销售渠道,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臧健和始终坚守着对品质的承诺。她严格要求员工,对任何品质问题都绝不姑息。同时,她也注重员工的情感需求,用宽容和关爱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和归属感。
1996年,以臧健和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水饺皇后》播出后,她更是成为了风云人物。随后,美国品食乐食品公司向臧健和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在参观了品食乐的现代化工厂后,臧健和被其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所震撼,决定与品食乐合作。
在品食乐的助力下,“湾仔码头”水饺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并推出了馄饨、汤圆等新产品。随着中国商超体系和冷链物流设施的逐步完善,“湾仔码头”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货,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今,“湾仔码头”水饺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而臧健和的名字也永远镌刻在了创业史上。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境,只要坚持信念、勇于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