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华为原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演讲,为餐饮企业的逆境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吴建国强调,餐饮企业的出路在于修炼基本功,而“以人制胜”则是其中的关键点。
吴建国引用了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的观点:“练好基本功,管他成功不成功。”他将基本功分为“业务力”和“组织力”两大层面。在餐饮业,“业务力”体现在品牌升级、拓店力、运营力、产品力和供应力等多个方面。而“组织力”,则是关于如何选人、育人、激励人,将员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面对餐饮行业的寒冬,吴建国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它能激发企业的生存斗志,正如华为等卓越企业总是将生死危机视为团队潜能激发的契机。另一方面,它能倒逼企业变革,过去靠运气赚钱的路已行不通,餐企需要自我革新才能活下去。
在提升“业务力”方面,吴建国分享了任正非的两大法宝。一是通过“二好一低”——质量好、服务好、运营成本低,提升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质量稳定可靠是麦当劳、百胜等品牌成功的关键,也是影响企业规模化和顾客复购率的重要因素。服务好则意味着要给予顾客贴心的关怀,让他们愿意走进餐厅消费。运营成本低则是要在保证客户价值的前提下,砍掉不必要的投入。
二是通过“两快一深”——快上市、快复制、深挖井,让创新业务快速抢占市场高地。快速推出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并具备快速试错纠错能力,可以提高创新的效益。同时,产品和业务模式要实现规模化复制,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然而,吴建国指出,餐企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关键还在于强大的“组织力”。他发现,餐饮行业存活10年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业务力普遍较强,但组织力却普遍较弱。这导致企业“未老先衰”,平均寿命低于大部分行业。餐饮企业在组织力上存在三大痛点:人才胜任力低、员工动力不足、盈利能力参差不齐。
针对这些问题,吴建国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对于中小餐饮品牌,要做好店长选配、薪酬激励和门店管理流程化。选人不是选贵的,而是选合适的,店长需要具备市场洞察能力、门店经营能力和带队伍的能力。薪酬激励要联动人效和利润,提高薪酬投资的回报率。门店管理要流程化,从运营流程切入,提升门店效益。
当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餐企需要创新合伙机制、打破部门壁垒、让干部成为火车头。创新合伙机制可以打破“拓店难”的魔咒,通过直营和加盟优势融合的“代理制”,结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打破部门壁垒则需要深入一线、赋能一线、支持一线,减少组织层级,用AI技术提高非一线人员效率,形成跨部门的项目制运作。
让干部成为火车头则需要建立干部标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评价机制。通过挑战性任务磨砺人才,加速他们的成长。同时,要懂得分享利益,让核心骨干真切感受到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而战。
吴建国的演讲为餐饮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实践指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提升基本功、强化组织力,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