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芯片原产地认定落地,国产模拟芯片迎反弹,美股巨头却遇冷?

   时间:2025-04-12 12:11:35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期关税风波的影响下,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正式发文,明确了以流片地作为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这一消息的发布,迅速在A股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半导体板块特别是国产模拟芯片股票表现出强劲反弹,而相比之下,美股市场上的模拟芯片巨头则遭遇了股价下滑。

据芯谋研究分析,当前采用的认定办法实际上是对关税大战前原则的延续。这一决定体现了中国根据电子产品全球化销售的实际需求,采取的灵活应对策略。同时,现行规则还隐含着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某种反制意味,可能促使美国芯片制造和半导体设备生产向海外转移。

具体到原产地认定标准的实施细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该通知指出,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的原产地将依据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进行认定,即流片地被视为原产地。企业在进行进口报关时,需准备相应的采购订单证明材料,以备海关核查。

协会还建议,无论是已封装还是未封装的集成电路产品,在进口报关时均应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作为原产地进行申报。这一建议旨在解决此前业界对于原产地认定标准的争议,有助于统一操作规范。

在关税风波的背景下,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实施了加征关税的措施,关税税率从84%上调至125%。然而,由于半导体行业的分工复杂,原产地认定标准一度存在不确定性。此前,有企业认为原产地应按照晶圆流片地确定,也有企业认为应以芯片最终封装地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Fabless(无晶圆厂)和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大多在海外设有工厂,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芯片也大多在美国本土之外进行流片。因此,这一认定标准的明确,有助于中国进口的芯片规避关税。然而,美国半导体设备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因为在美国本土的出货量占比较高。

从市场反应来看,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38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尽管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工导致中国直接从美国进口的产品较少,但此次关税调整仍对部分美国半导体企业产生了影响。特别是模拟芯片业务较多的企业,如德州仪器等,其股价在消息发布后出现了显著下跌。

相比之下,A股市场则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随着半导体原产地认定标准的明确,国产替代概念受到市场追捧。4月11日,A股半导体板块整体反弹,其中模拟芯片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多只股票涨停。从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业绩来看,A股模拟芯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有所好转,部分公司甚至实现了扭亏为盈或盈利大幅增长。

在闪存市场方面,受加征关税影响,部分电子行业企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有企业表示已经暂停报价,也有企业正在加急处理订单。然而,从终端需求来看,为了应对国际贸易风波,部分终端客户已经提前出货,加大了存储库存的消化进度。据集邦咨询判断,随着下游品牌厂提前出货和原厂减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闪存价格将止跌回稳。

还有企业表示,由于大部分代理产品不受关税影响,因此产品价格最近并未发生变动。这进一步说明了此次关税调整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并非全面覆盖,而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总体来看,随着半导体原产地认定标准的明确和国产替代概念的走强,A股市场半导体板块特别是模拟芯片板块表现抢眼。然而,在关税风波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未来,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或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闪存市场的价格走势也备受关注。随着下游品牌厂提前出货和原厂减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预计闪存价格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止跌回稳。这将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一定的市场支撑和信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