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R眼镜热潮下,“人手一镜”的梦想还有多远?

   时间:2025-03-27 11:01:45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的最新力作《5000天后的世界》中,他描绘了一个万物互联、AI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未来景象,其中,“镜像世界”——一个增强现实(AR)构建的新维度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借助BB方案(BirdBath)的AR眼镜大放异彩,以其大屏沉浸体验引领了游戏新风尚。与此同时,meta与雷朋联袂打造的AI眼镜风靡全球,不仅彰显了AI硬件的魅力,也激发了国内厂商的热情参与。

今年的CES展会上,多家品牌竞相展示其最新的AI眼镜成果,然而受技术与量产限制,市面上可供选择的AI眼镜仍寥寥无几。据IDC分析,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meta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83.8%。

近期,光波导AR眼镜成为业界焦点。相较于AI眼镜,光波导AR眼镜凭借显示技术的加入,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如即时翻译、提词辅助等。在国内,星纪魅族、雷鸟、Rokid等企业已布局光波导AR眼镜领域。企业高管佩戴AR眼镜进行演讲的视频,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

每一款新硬件的成长之路都充满挑战,AR眼镜亦不例外。未来,AR眼镜或将以多种形式存在,但从构建虚实融合世界的角度来看,光波导AR眼镜无疑是未来的趋势。然而,其研发、量产及市场推广均非易事,涉及多方协作,还需场景的完善及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尽管“人手一镜”是美好愿景,但成本降低及用户教育仍需时日。

在AI大模型时代,终端硬件的演进逻辑正发生深刻变革,市场也在寻求新型硬件形态。寻找最佳AI DEVICE时,需明确AI应用的最大潜力在于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实现智实融合,这与AR的底层逻辑不谋而合。消费级AR眼镜,作为增强现实技术的结晶,能将数字信息实时叠加于真实世界,实现虚实交互,且不影响用户对现实的观察。

近年来,AR眼镜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其销量已超越VR设备,成为XR行业的主流。业界普遍认为,AR眼镜因其与人体眼、口、耳距离近,交互自然,将成为未来个人计算和人机交互的主流入口。据星纪魅族XR业务线总经理郭鹏透露,AR眼镜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024年中国出货量超过28万台,且后续将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亿级。

关于AR眼镜是否会取代手机的讨论,业界意见不一。但考虑到智能手机并未取代PC,AR眼镜的火热发展同样不足以威胁手机地位。郭鹏指出,不同场景下的交互需求各异,眼镜在某些方面便捷,但手机或PC仍有其不可替代之处。

目前,主流的AR技术路线分为Birdbath和光波导两大类。Birdbath技术适合沉浸式娱乐场景,但更多局限于室内或固定场景,是显示与便携性平衡的折中方案。随着光波导技术的进步与量产,高端AR眼镜市场将逐步被更轻薄、更类眼镜形态的光波导方案取代,而BirdBath方案则将主打性价比和低端市场。艾瑞认为,光波导技术是消费级AR眼镜的未来,也是技术难度最高、效果最佳的方案。

光波导方案以其体积小、透光率高、大视场角(FOV)等特点著称,但价格相对较高,且技术复杂,对产业链和研发能力要求高。随着上游供应链成熟和终端品牌积极入局,更多光波导AR眼镜进入市场。尽管BB方案仍占主导,但光波导终端产品的数量和市场份额正逐步增加。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采用组合方案的AR眼镜销量占比为75.2%。

在硬件创新进程中,中国企业习惯于在后半场发力。光波导AR眼镜技术和供应链成熟后,入局品牌增多。郭鹏认为,AR眼镜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每年出货量仍处于早期阶段,更多厂商加入能加速用户和市场教育,做大蛋糕。同时,厂商增多能催熟供应链,推动供应链进步,且产品定义阶段各家理解不同,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轻量化与AI技术的应用,是光波导AR眼镜今年备受瞩目的关键。meta带火的AI眼镜虽无显示,但市场容量大。长远来看,屏幕是用户交互入口,AI眼镜也需显示,以实现更好的交互。meta即将推出带显示的光波导AR眼镜,未来所有AR眼镜都将具备AI及拍摄能力,成为全天候多模态助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