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超市,这家深耕江苏扬州的地方零售品牌,近日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3月20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IPO聆讯,成为近年来连锁超市板块的一股新鲜血液。
宏信超市的发展历程颇具传奇色彩。其前身可追溯到1994年创立的江都商城,以及2005年增设的江都商城宏信超市。经过多次更名、整合与管理层收购(MBO),这家原本由国资控股的企业,现已转变为以高峰为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共同持股的准上市公司。
尽管宏信超市的绝大部分门店集中在扬州,仅在邻近的泰州市设有少量超市和便利店,但其市场地位不容小觑。按2023年销售额计算,宏信超市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到9.1%。在更广阔的苏中地区,它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2.3%。即便在苏州这一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宏信超市也能占据0.4%的市场份额。
宏信超市的业务模式既传统又多元。除了零售业务外,它还涉足批发领域,并于2021年获得了金龙鱼食用油在扬州地区的非独家分销权。这一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逐年攀升,2024年前三季度已接近公司总营收的57%。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零售品牌,却成功打破了市场对连锁超市IPO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零售业整体处于转型升级的深水区,多家原行业头部品牌如新一佳、农工商、好又多等已逐渐淡出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宏信超市的上市之路无疑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相比之下,另一些知名连锁品牌如物美,尽管拥有更为庞大的规模和更新的业态,却在IPO之路上屡屡受挫。物美商业早在2003年便已在港股上市,但因创始人张文中博士遭遇意外而无奈退市。自2018年张文中博士重返商界后,他一直在努力将物美商业资产重新推向港股市场,但至今仍未成功。
宏信超市的成功上市,或许意味着市场对零售业的看法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规模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区域型连锁零售品牌因其深耕本地、服务深化的优势而备受瞩目。胖东来、家家悦、红旗连锁等区域玩家在市场中的表现,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宏信超市的挑战并未结束。近年来,其业绩也遭遇了下滑的困境。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32亿元、13.29亿元、14.02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3508.0万元、5106.5万元、5106.2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尽管收入同比增长1.82%至10.06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21.13%。
尽管如此,宏信超市仍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未来,它将如何继续证明自身的业务价值和成长空间,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