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moto手机借F1赛事重回大众视野,杨元庆豪言冲击全球前三
在近期举办的“2025上海F1中国大奖赛”上,联想moto以F1全球智能手机合作伙伴的身份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一举动被视为联想moto手机试图重返主流市场的强烈信号。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稍早前的MWC 2025大会上,再次提及了联想moto手机的发展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并具体提出了“先进入前五,再冲击前三”的战略规划。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联想moto手机在国内市场早已边缘化,这一雄心壮志与外界感知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顾联想手机的发展历程,它曾是国内手机行业的佼佼者。2002年,联想切入手机赛道,推出了国内首款40和弦铃声手机和首款自主研发的GSM手机,迅速崭露头角。作为“中华酷联”的一员,联想手机一度与国际头部品牌分庭抗礼,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联想手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了打破天花板,联想推出了乐phone系列,希望借此实现高端化。但遗憾的是,乐phone并未能如愿以偿地挑战iPhone的地位,反而让联想手机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联想选择了收购摩托罗拉,希望通过这一品牌实现曲线高端化。
然而,收购摩托罗拉并未如预期般顺利。联想团队与摩托罗拉团队在研发节奏、能力认知等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导致整合效果不佳。加之联想手机在销售策略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过度依赖运营商和传统渠道,错过了互联网销售大潮和品牌专卖店深耕的机遇,最终在“中华酷联”向“华米OV”迭代的过程中掉队。
尽管在国内市场失意,但联想moto手机并未放弃。它将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AI手机。随着AI革命的爆发,联想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它在AI PC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因此,联想意图将AI PC的成功经验复制到moto手机上。
联想moto手机邀请了迪丽热巴作为代言人,积极推广其AI手机理念。同时,行业内的其他玩家也在积极探索AI手机的发展路径,如苹果、小米等头部品牌均在AI领域发力布局,打造AI创新生态。
然而,联想moto手机想要逆天改命,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在AI手机赛道上,“华米OV”等头部玩家实力强劲,联想的技术底蕴和声量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日益饱和,出海成为行业的必选项。联想moto手机虽然近年来在海外销量持续增长,但仍处于“小而美”的状态,未能实现本质性的突破。
更为严峻的是,欧洲市场已成为出海的重中之重。这一市场为高端产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联想moto手机扩张的重点也恰好在此。这意味着,联想moto手机迟早要与国内头部玩家在欧洲市场迎头相撞,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尽管联想moto手机在海外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但要想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仍然不切实际。没有经历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联想moto手机或许可以继续吃摩托罗拉的老本,在海外拥有一席之地,但要实现杨元庆提出的全球前三的目标,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