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陕西黑猫出售甘肃资产“瘦身”,聚焦核心区域构筑能源竞争壁垒

   时间:2025-11-06 15:19:4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陕西黑猫(601015.SH)与恒源煤电(600971.SH)的一纸资产转让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对两家能源企业战略调整的广泛关注。11月5日晚间,陕西黑猫宣布将全资持有的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能煤业”)及张掖市宏能昌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能昌盛”)100%股权,连同对宏能煤业的债权,以总价15.77亿元转让给恒源煤电。这一交易不仅涉及两家上市公司核心资产的转移,更折射出煤炭行业在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升级背景下的深刻变革。

对于恒源煤电而言,此次收购是其构建“煤电一体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作为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恒源煤电近年来持续推进火电与新能源项目布局,而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其完善产业链的重要拼图。公司公告明确指出,宏能煤业所属煤矿资源储量可观,收购后将直接增加公司煤炭自给率,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同时为后续火电机组提供稳定燃料供应。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有助于恒源煤电打破区域资源瓶颈,形成“煤炭开采-电力生产-绿电转型”的协同发展模式。

陕西黑猫的决策则源于战略重心的再聚焦。回溯至2021年,这家以煤焦化为主业的企业因原料煤高度依赖外购,面临成本攀升与供应不稳定的双重压力。当年,公司以4586.01万元从控股股东处收购宏能煤业,试图通过自有矿井稳定原料供应。然而,随着行业环境变化,甘肃市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宏能煤业虽实现5.05亿元营收,但净利润仅920.55万元,远低于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更关键的是,其地理位置与陕西黑猫核心生产基地相距较远,导致管理成本高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公司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新疆、内蒙古两大基地。”陕西黑猫在公告中坦言。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内蒙古黑猫项目扩建、新疆煤矿开发等技术改造,逐步向煤炭开采与煤焦化循环经济转型。目前,其产业布局横跨陕、蒙、新、甘四省,但根据战略规划,新疆将作为煤炭资源开发的核心区域,陕西与内蒙古则侧重煤化工深加工。此次退出甘肃市场,正是为了将资金与精力投向更具潜力的新疆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的阳霞矿业,该矿设计年产能300万吨,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原料自给率。

从财务角度看,这笔交易为陕西黑猫带来双重利好。一方面,4.4亿元股权转让款与11.37亿元债权回收,将直接增厚公司现金流,缓解焦炭行业周期性调整带来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资产剥离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为后续融资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宏能煤业此次转让价较初始收购成本溢价近9倍,凸显陕西黑猫在资产运作中的精准把握。公司表示,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保障主业稳定运营,其余则投入新疆煤矿建设。

资本市场对陕西黑猫的调整给予积极回应。11月6日开盘,公司股价迅速涨停,显示出投资者对战略聚焦的认可。事实上,这并非其首次主动优化资产结构。2023年,该公司先后注销未实际运营的物流子公司、合并两家能源销售企业,持续剥离非核心业务。通过“做减法”,陕西黑猫正从传统煤焦化企业向“煤-焦-化”循环经济模式转型,其产业链涵盖洗精煤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与液氨、煤泥中煤供热、灰渣制砖等环节,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闭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化工产品毛利率普遍高于焦炭业务,其中煤焦油毛利率达64.98%,有效对冲了焦炭市场波动风险。

行业分析师指出,煤炭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在碳中和目标下,单纯依赖产量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恒源煤电的“煤电联动”与陕西黑猫的“循环经济”,代表了两种典型路径:前者通过纵向整合稳定收益,后者通过横向延伸挖掘附加值。随着新疆项目的推进,陕西黑猫有望进一步控制原料成本,而恒源煤电则可借助西北资源巩固电力业务基础。这场跨越千里的资产腾挪,不仅改写了两家企业的资本版图,更预示着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