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迎来重大调整。这家全球知名咖啡连锁品牌宣布,已与专注于另类资产管理的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根据协议,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公司最高60%的股权,星巴克则保留40%股权,并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向合资公司授权使用相关权益。
此次交易基于约40亿美元(不含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估值,博裕投资将据此获得相应权益。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整体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这一估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公司控股权益的收益、星巴克在合资公司中保留的股权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收取的授权经营费用。
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星巴克在中国现有的8000家门店。双方明确表示,将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逐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扩展至20000家,重点布局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在声明中指出,博裕投资在中国市场的深厚经验与资源,将为星巴克加速下沉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表示,星巴克过去26年在中国成功塑造了高端咖啡品牌的标杆形象,其品牌生命力与市场潜力获得广泛认可。博裕投资不仅看好这一品牌的长期价值,更希望通过创新与本土化策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咖啡体验。公开资料显示,博裕投资成立于2011年,业务涵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不动产与新基建投资及风险投资等领域。今年5月,该机构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北京SKP商场42%至45%的股权,展现了其在消费领域的投资实力。
根据星巴克最新发布的财报,2025财年第四季度(截至2025年9月29日),公司总净收入达95.69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市场预期;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8.7%至2.78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85.4%至1.33亿美元。尽管利润承压,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亮眼:第四季度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6%至8.316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全年营收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交易量增长9%,门店经营利润率维持两位数水平,且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提升。
截至2025财年末,星巴克在中国门店总数达8011家,覆盖1091个县级市场。其中,第四季度新开83家门店,进入47个新县级市场;全年新增415家门店。这一扩张速度反映了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倪睿安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曾收到多家高质量合作伙伴的收购意向,均认可星巴克品牌与团队的价值,因此决定保留中国业务的重要股权,并持续投入以挖掘增长潜力。
市场对星巴克中国业务的调整早有预期。去年下半年,曾有消息称星巴克考虑出售部分中国股权;今年6月,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机构参与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收购兴趣;9月,科创板日报报道称,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进入最终候选名单,谈判进入尾声阶段,预计10月底前敲定结果。此次合作落地,标志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