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杭州钱塘区设83个免费摊位:本地菜农安心摆摊 聊聊天卖卖菜 烟火气里见温情

   时间:2025-10-29 09:13:0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杭州钱塘区智格豪城小区西南侧,一块扇形空地最近成了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每天早晚,这里总会聚集起一群特殊的“摊主”——他们大多是本地年长的菜农,带着自家地里新鲜采摘的蔬菜,在划定的区域内有序摆摊。

“以前卖菜像打游击,现在总算有了‘根据地’。”72岁的张大爷一边整理着大蒜和萝卜,一边感慨道。他住在附近村子,地里种的多是应季蔬菜,自己吃不完就拿到这里卖。“以前在学校门口摆摊,人行道窄,总怕挡着路,现在黄线一划,心里踏实多了。”

这块由社区、街道和执法部门共同打造的“共享摊位”,用黄线明确划分出18个标准区域,每天早晚各开放两个半小时。经营规则简单却明确:仅限本地非规模化生产的菜农,需实名登记,先到先得。更让摊主们安心的是,这里完全免费,且远离主干道,既不影响交通,又能保证客流。

“最多一天卖了两三百块。”陈大姐的摊位上堆着玉米和白菜,她算过账,这里的人流量不比以前在马路边当流动摊贩时少。80多岁的倪大姐则更看重“人气”,她每天带着水桶来,不仅卖菜,还帮顾客洗菜,“和老姐妹们聊聊天,日子过得有滋味”。

买菜的居民也乐见其成。林女士下班路过总会挑几样菜,“本地菜新鲜,不用绕路去菜场,关键是吃着放心”。她的想法代表了不少附近居民的心声——这个看似普通的摊位群,实则解决了双方的需求:菜农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居民买到了实惠的农产品。

智格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杨小锋透露,设立摊位的初衷源于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难题。“以前菜农分散在路边,既存在安全隐患,管理起来也费劲。”今年6月,社区与街道、执法局多次实地考察后,选中了这块紧邻人行道的空地,“这里视野开阔,人流量大,离地铁站也近,是理想的摆摊场所”。

类似的场景在钱塘区还有4处。下沙街道的下沙社区、头格社区、铭和社区和湾南社区,共设有83个免费摊位,均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以高沙路铭都雅苑小区门口的摊位为例,20个黄线划定的区域原本规划为停车场,因故闲置后,被改造成菜农自产自销点。“这里既不影响通行,又显眼,很多居民下班都会路过,自带客流。”社区工作人员说。

钱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摊位自7月中旬运营以来,秩序始终良好。“我们每天会提醒摊主清理垃圾,避免高声叫卖。”一位路过居民的评价或许更直观:“给菜农留了地方,也保住了城市的整洁,这种‘柔性’管理挺有人情味。”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