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期间,电商行业迎来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作为年度最大的购物节,双11不仅延续了往年的热闹,更因AI技术的深度应用而焕发新机。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电商平台内部,也波及到整个电商生态,从商家运营到消费者体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为双11的发起者和主导者,淘天集团今年将AI技术置于核心位置。天猫官方明确表示,这将是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标志着电商行业进入智能化新时代。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指出,AI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推动双11进化的核心动力。他将其形容为“AI重构淘宝”,强调AI技术将贯穿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
在双11期间,天猫推出了六款AI导购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 Summary、拍立淘、AI帮我挑、AI试衣和AI清单。这些应用通过智能化手段,简化了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过程,提供了类似专属导购的个性化服务。部分消费券的发放也由AI“智惠引擎”统一决策,试点数据显示,AI发券的转化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了15%。
凯夫透露,平台搭建的AI技术体系已覆盖创意、推荐、数据等全场景。通过对20亿商品库的智能梳理,AI搜索让用户能够更自由地表达需求,复杂语义下的搜索相关性提高了20%。AI推荐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惊喜的体验,推荐信息流的点击量提升了10%。对于商家而言,AI广告提供了更精准的触达能力,广告投放ROI提高了超过12%。
与此同时,主流AI应用和Agent也在积极探索电商领域的商业化路径。字节跳动的豆包近期被用户发现,在聊天模式中嵌入了抖音商城的商品链接,尤其是在消费类话题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豆包目前支持多个电商垂类,包括数码、家电、母婴、美妆、家居等,甚至延伸至本地生活场景,如到店餐饮团购券。
然而,豆包的电商探索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支持“上链接”的商家主要是抖音电商生态中评分较高的优质店铺,但用户体验仍存在不足。例如,豆包在双11优惠提醒中错误地推荐了京东的活动,引发了用户的困惑。尽管如此,豆包的尝试表明,AI应用与电商的结合具有巨大的变现潜力。
海外大模型平台在电商领域的探索更为深入。今年4月,OpenAI宣布在ChatGPT中内置购物功能,用户需要跳转到第三方平台完成购买。数月后,ChatGPT推出了“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在界面内完成购物流程,无需跳转。OpenAI表示,将对通过ChatGPT完成的交易收取费用,但具体标准尚未公开。
凯夫强调,淘宝的AI战略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以解决用户痛点为目标。他将淘宝的思路与Google进行对比,指出电商的用户动线较长,痛点较多,因此选择将AI产品融入用户动线,解决每个节点的问题。这种务实的做法为其他AI应用提供了借鉴:围绕电商进行商业化探索,细分经营和产品能力同样重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AI应用,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效率。这场由AI驱动的电商变革,不仅改变了双11的面貌,也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