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数年间,从互联网巨头到制造业领军企业,再到新兴消费品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版图,其竞争策略已从单纯的价格优势转向品牌塑造与技术赋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优化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的全流程效率。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为数字营销领域注入了新动能。以DeepSeek、豆包、夸克、元宝为代表的产品矩阵持续拓展应用边界,AI Agent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进程显著加快。10月23日,钛动科技在广州举办的“全球增长生态大会”上,正式推出MarTech Multi-Agent平台Navos与全球增长大模型“钛极”(Tec-Chi),构建起“Navos×钛极”双引擎技术架构,标志着企业从传统服务模式向AI驱动型技术公司的战略转型。
Navos平台以“Navigation+OS”为设计理念,整合市场洞察、创意生成、广告监控、数据分析四大核心模块,旨在为企业提供出海全流程解决方案。其命名取自“导航”(Navigation)与“操作系统”(OS)的组合,寓意通过技术赋能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全球市场。而“钛极”大模型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哲学,将AI智能与BI数据能力比喻为阴阳双核——AI负责可视化营销能力的构建,BI则沉淀不可见的核心数据资产,形成动态平衡的技术生态。
钛动科技创始人李述昊在会上透露,公司成立八年来已服务超过10万家客户,构建了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市场知识图谱。他强调,当前AI技术已进入产业落地关键期,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建设已趋完善,下一步需聚焦专业领域知识赋能。“我们要让AI掌握品牌增长、跨境营销等产业级技能,在具体业务场景中创造可验证的商业价值。”李述昊比喻道,“钛动正在做的,就是为AI找到‘工作’,让它从通用能力转向专业能力。”
技术副总裁陈德品进一步阐释了“钛极”大模型的应用逻辑。针对出海营销面临的市场碎片化、成本攀升、经验难以复用等痛点,该模型通过跨语言、跨文化学习机制,将依赖人工经验的营销流程转化为可复制、可预测的智能系统。例如,在广告投放场景中,AI可自动完成从市场分析到创意优化的全链条操作,过去需十人团队半天完成的任务,现在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快速执行。
全球数字广告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谷歌、meta为代表的超级平台长期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而美国数字广告公司Applovin近三年股价暴涨30倍,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被投资者誉为“移动广告界的TikTok”。在中国,汇量科技等企业也凭借技术优势跻身全球移动广告网络前列。李述昊判断,电商与广告将成为AI Agent技术最早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广告是数学科学家云集的领域,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空间”。
文化差异曾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障碍,而AI技术正成为弥合这一鸿沟的关键工具。李述昊指出,钛动通过整合十年积累的出海经验、全球科技公司合作资源以及达人网络,构建起覆盖创意管理、商业标签的AI能力体系。“AI能帮助中国企业从‘卖低价’转向‘卖喜好’,通过技术抹平理解差异,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大成功。”他特别强调,钛动坚持数据共享策略,拒绝私有化部署与定制化开发,以实现数据的复利效应。
在商业化路径设计上,钛动科技更注重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的平衡。陈德品坦言,企业采用AI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投资回报率(ROI)的提升。“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需要持续投入与利润增长的良性循环,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为客户创造看得见的利润增长,从而形成技术采纳的正向反馈。”据大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营销智能体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智能营销体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AI技术正成为全球商业增长的基础设施。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李述昊将2025年定义为“AI应用元年”。他透露,钛动当前聚焦于高频、冲动消费类场景的AI赋能,通过场景化Agent技术帮助中国企业将“简单的快乐”推向全球市场。“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同完善中国企业全球化链路,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占据应有地位。”这场由AI驱动的新航海时代,正在重塑全球商业竞争的底层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