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之畔,人潮涌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再次成为全球客商瞩目的焦点。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届广交会依然以7.46万个展位、超3.2万家参展企业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展现出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持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本届展会上,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价格比拼逐渐让位于研发实力与技术优势的展示。
在电器展区,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仿生呼吸灭蚊器引发关注。董事长秦欣宗介绍,该产品通过模拟人体呼吸模式吸引蚊子,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传统光诱产品不同,其科学依据源于蚊子对呼吸信号的感知能力,这一创新设计为家用电器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品牌展区内,新宝电器的高透球冰制冰机凭借专利技术成为焦点。海外营销管理部经理麦楚琦表示,该产品精准满足了威士忌爱好者对冰块透明度与美观度的需求,展现了技术转化对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山东滕州市三合机械则带来多功能钻铣一体机DM-32A,其“小巧机身、大容量加工”的特点吸引了东南亚和中东地区采购商的浓厚兴趣。
工业设计正成为产品增值的关键引擎。家用电器展区中,融合东方美学元素的榨汁机、采用环保材料的文创产品等设计创新,让“中国制造”摆脱了传统印象,以更具文化内涵的形象走向世界。宁波瑞能集团的超静音壁炉取暖器通过木纹水转印工艺和35分贝的运行噪音,首日成交额即突破100万美元,印证了设计对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线上线下融合的办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供采效率。广东柔乐电器通过提前向老客户发送线上邀约,开幕首日便接到5笔返单。自2021年探索该模式以来,广交会已形成成熟的数字化对接体系,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届广交会新增18家全球合作伙伴,总数达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拓展不仅为企业打开了新市场,也反映了中国外贸生态的多元化发展。从技术创新到设计赋能,再到模式升级,中国外贸企业正通过价值竞争实现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攀升。
智能化浪潮席卷各展区,成为观察中国工业制造水平的窗口。服务机器人展区中,越疆科技的筋膜按摩机器人通过AI大模型与力控技术结合,实现了动态人机协作和穴位精准识别。俄罗斯采购商艾丽娜体验后称赞道:“它让行走和爬山变得如此轻松。”杭州太希智能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则通过运动规划与AI视觉算法,帮助用户节省30%的体能消耗,展现了服务机器人从“功能机”向“智能体”的演进。
工业自动化展区则聚焦“硬核科技”。沧州中拓冷弯成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连星表示,企业正从卖设备转向卖服务,通过“跨境电商集采中心+数字赋能服务”构建全生态解决方案。参展商提供的不仅是硬件,更是搭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和远程优化。
绿色转型成为本届广交会的另一大主题。家电展区中,贴有能效标识的产品随处可见;照明展区则以LED技术为主流,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按需照明”进一步优化节能效果。山东烟台旭泰新能源的太阳能路灯采用弱光发电技术,即使在阴雨天气也能正常使用,其自动清洁系统可解决中东地区的风沙问题,发电效率提升30%以上。
绿色理念正从终端产品延伸至供应链全链条。参展企业开始系统性展示清洁能源驱动的“绿色工厂”、工艺减碳的“绿色生产”以及回收体系的“绿色物流”。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吸引新能源企业305家,较上届增加3%;38.4%的参展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达108.3万件。
从技术创新到智能升级,再到绿色转型,第138届广交会以“新”“智”“绿”三重动力,映照出中国外贸的结构性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型产品的涌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正成为中国外贸稳健前行的坚实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