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走出的28岁青年张伟强,如今是北京外卖行业的一名“专送骑士”。他每天穿梭于朝阳区繁华商圈,电动车后座的外卖箱里装载着餐饮、数码产品甚至母婴用品。这个曾经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年轻人,通过六年时间完成了从工厂到都市的转型,更在2025年夏天创下月入三万元的职业高峰。
张伟强的职业轨迹始于南京街头。2019年,18岁的他带着对“时间自由”的向往离开工厂,成为饿了么“众包”骑士。首日送餐仅完成23单,收入150元,但他很快发现这份工作的真谛——将城市空间转化为效率地图。“哪个商场后门离店铺最近,哪个小区必须走地下车库,晚高峰哪条小路能避开拥堵”,这些经验全靠数百次试错积累。第二个月,他的收入就突破6000元。
消费欲望曾让这个年轻人陷入财务困境。新手机、高性能电动车、周末陪女友逛街,每月1000元的存款在女儿出生后显得杯水车薪。奶粉钱、教育储备的现实压力,促使他带着积蓄转战甘肃做废品回收生意,却以亏损告终。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必须找到能稳定积累财富的工作。”
2023年,张伟强做出关键抉择:放弃“众包”的自由,加入北京朝阳区“专送”团队。这里规矩严格,要求准时送达和服务质量,但单价更高。他给自己设定“超长待机”模式:每天工作1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接单。第一个月收入9000元,此后稳定在1.5万元左右,冬季旺季甚至突破2万元。站点110名骑士中,他连续两年获得“冬季战役”最高奖励,累计收获3万元额外奖金。
2025年夏天,即时零售市场的爆发彻底改变了行业生态。淘宝闪购等平台将美妆、服饰、3C产品纳入“一小时生活圈”,张伟强的订单量同比激增60%。“去年每天送60单,今年能跑90多单”,六月和七月,他的月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这个数字背后,是每天多跑40公里的汗水,是电梯里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是小区保安逐渐熟悉的面孔。
在十里河租住的1500元单间里,张伟强和妻子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妻子在餐饮店工作,两人月支出约8000元,剩余收入全部存入银行。他们只去过两次天安门和长城,因为“穿行在CBD却没时间看风景”。但这份工作给了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在北京生存的底气,和未来回乡发展的可能性。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数字经济”时,张伟强笑着摇头。他只知道,导航软件上的蓝色路线正在延伸,外卖箱里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而自己的存款数字也在稳步增长。在这个万物到家的时代,无数像他这样的普通人,正用最朴实的勤奋参与着消费变革,为自己的人生开辟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