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对话英利集团苗青:光伏行业破局需探索“三新”,从场景创新中寻机遇

   时间:2025-10-20 22:00:3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截至8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突破11.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48.5%。这一数据反映出新能源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在2025年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期间,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系统平衡阶段。随着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协同成为核心挑战。她强调:"如何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同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已成为行业亟待突破的关键课题。"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苗青提出"三新"发展战略,即聚焦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创新。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零碳园区被视为突破口。她透露,通过虚拟电厂技术整合光伏、风电、储能及用电负荷,可实现园区能源自平衡,既减轻电网压力又降低用能成本。目前英利集团已在全球200余个建筑项目中应用BIPV技术,替代传统建材实现发电功能。

在技术迭代方面,苗青指出光伏产业自2005年以来已历经4-5轮周期,当前技术红利期缩短至3-4年。她以英利旗下嘉盛光电为例,说明BIPV产品需满足50年建筑寿命要求,防火防风等性能指标远超普通光伏组件。通过高透纳米膜彩色化技术,光伏组件可呈现石材、金属等外观效果,在满足建筑美学的同时实现发电功能。

对于行业阶段性调整,苗青提出两大破局方向:一是推进综合能源互补,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二是从用电端切入拓展应用场景,包括海外市场开拓和BIPV应用。她特别强调,企业应转型为能源综合服务商,而非单纯的产品供应商。

在具体实践路径上,苗青介绍了英利集团的"光伏市场终端完整产业链"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小切口大平台的协同发展格局,帮助用电端实现区域最优能源方案。以城市更新和新城镇建设为例,BIPV技术可将光伏组件转化为建材,在保障建筑功能的同时赋予其发电属性,为新能源应用开辟新空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