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审核再传捷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份”)双双通过上市委审议,标志着两家半导体企业距登陆资本市场仅一步之遥。此次审核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主持,两家企业的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与中信证券。
作为光电芯片领域的深耕者,优迅股份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光通信芯片研发,其核心产品矩阵涵盖激光驱动器芯片(LDD)、跨阻放大器芯片(TIA)、限幅放大器芯片(LA)及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等。2025年6月,该公司正式提交科创板IPO申请,随后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两轮问询回复并进入上市委审议阶段,进度显著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9月19日的现场审议中,监管机构围绕四大核心问题展开问询,包括毛利率波动风险、经营业绩可持续性、实控人控制权稳定性及股份支付合规性。其中,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问题引发重点关注。据披露,2023年8月优迅股份员工张莉离职时,将其持有的1.5%财产份额中的一半以14.39万元价格转让给实际控制人柯腾隆,但公司未对该笔交易进行股份支付会计处理。
针对这一争议,优迅股份在第二轮问询中回应称,柯腾隆受让股份后已承诺三年内将该部分股权重新授予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且自身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公司据此认定该交易符合财政部《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相关规定,无需确认相关费用。从10月15日公布的审议结果看,上市委未就该问题提出进一步质疑,显示公司解释已初步打消监管疑虑。
股权结构方面,优迅股份呈现分散化特征,无单一股东持股超30%。实际控制人柯炳粦与柯腾隆通过直接持股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27.13%表决权,其中柯炳粦直接持股10.92%并通过科迅发展间接控制4.59%,柯腾隆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1.63%。值得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龙头圣邦股份以10.26%持股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厦门产投则以3.46%国有股权为优迅股份提供资源支持。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圣邦股份的产业背景有望推动双方在光电芯片领域形成技术协同,而国有资本的介入则有助于提升企业合规运营能力。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优迅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和2.38亿元,对应净利润0.81亿元、0.72亿元、0.79亿元和0.47亿元。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从55.26%逐步下滑至43.48%,公司解释称主要受行业需求波动、产品价格调整及客户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
此次IPO优迅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拟募集资金8.09亿元,重点投向三大领域: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车载电芯片研发及800G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其中车载芯片方向聚焦激光雷达与车载光通信两大领域,公司透露已与主流整车厂建立合作,自主研发的FMCW车载激光雷达芯片组及车载光通信芯片组已完成投片验证,目标应用于L4/L5级自动驾驶系统。
据接近企业的人士透露,当前车载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优迅股份凭借技术积累已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其车载光通信芯片组有望成为自动驾驶核心传感组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18.7%,较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显示其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