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中国餐饮市场全景:5.57万亿规模下,三大场景引领新增长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5-10-05 21:02:0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商务部-复旦大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携手高岩科技共同发布《2025中国餐饮市场全景图及市场展望》,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深度描绘了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作为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行业,餐饮市场不仅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更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零售市场收入达5.57万亿元,占国民食品消费支出的37%,占整体消费零售额的1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从市场结构看,中餐仍是主导力量。在5.57万亿元的餐饮收入中,中餐(涵盖正餐、休闲餐、快餐)占比近70%,规模超过3.8万亿元。其中,中式正餐以1.49万亿元的规模占据半壁江山,川菜、粤菜、湘菜位列营收前三,分别达2151亿、1818亿、1668亿元,但受地域口味差异影响,市场分散度较高。中式休闲餐凭借火锅、烧烤等跨区域品类实现1.18万亿元规模,火锅以6368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餐饮子业态,消费吸引力强劲。中式快餐则以1.15万亿元规模满足大众高效用餐需求,简餐米饭、面条米线、饺子馄饨是最受欢迎的三大品类,标准化程度与连锁化潜力突出。

非中餐及休闲餐饮赛道同样表现活跃。饮品甜品市场规模达6103亿元,其中茶饮以3400亿元、咖啡以1793亿元成为增长主力,近年来涌现多个新兴品牌,且呈现“茶饮咖啡边界模糊”的融合趋势。烘焙与小吃市场分别以3108亿、2737亿元规模稳步发展,前者依托早餐与下午茶场景需求,后者凭借即买即食的轻量化优势,成为餐饮消费的重要补充。数据显示,2024年餐饮市场门店总数回升至838万家,近三年开店率提升至47%,关店率稳定在40%左右,市场“新陈代谢”节奏加快。同时,每万人拥有餐厅数量达87家,是美国的4倍,主餐业态趋于饱和,非主餐业态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消费行为方面,餐饮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升级,三大场景成为增长核心动力。“烟火美食”场景聚焦现制现烹的地域风味,粤菜、湘菜、赣菜、云贵菜、西北菜等地方菜系深受青睐,满足消费者对地道口味的追求;“聚会社交”场景主打轻社交属性,火锅、烧烤、披萨、特色锅煲等品类成为亲友聚餐首选,蛋糕甜品的搭配需求同步增长;“小馋小饿”场景覆盖日常休闲消费,咖啡、茶饮、中西式烘焙、熟食卤味等品类高频复购,汉堡三明治等轻快餐也逐渐融入这一场景。与之相对,商务宴请、节庆仪式等传统场景需求有所下降,低端饱腹型快餐与高端环境体验型餐饮的消费占比也在收缩,消费分层趋势下,“质价比”与“个性化”成为新的关键词。

行业集中度低是当前餐饮市场的显著特征,也孕育着巨大的连锁化机遇。中式正餐CR5(行业前5名品牌市场份额)不足1%,中式休闲餐与快餐CR5也仅2%-5%,“大池小鱼”的格局让区域品牌有机会通过连锁化扩张突破地域限制。饮品甜品与非中式餐饮CR5约25%,头部品牌虽已形成一定优势,但对比成熟行业仍有提升空间,下沉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烘焙与小吃赛道则需突破产品标准化与中央工厂建设的难点,未来有望诞生更多全国性连锁品牌。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餐饮市场将保持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元,其中18个高增长子业态将贡献超70%的市场增量,地方菜系、特色休闲餐饮、新兴饮品等领域将成为增长主力。

在数字化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餐饮市场正从“粗放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过渡。无论是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与门店扩张抢占市场,还是中小品牌依托地域特色与场景创新寻找差异化机会,都需要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把握“烟火美食”“聚会社交”“小馋小饿”三大核心场景趋势。随着连锁化率逐步提升、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中国餐饮不仅将持续丰富国内消费市场,还将加速“走出去”,让中华饮食文化在全球市场绽放更多光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