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锂板块的估值格局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赣锋锂业以超60%的涨幅领跑锂板块,市值再度逼近1500亿元大关,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也紧随其后,市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和逼近千亿元,而雅化集团、融捷股份、盛新锂能等锂企市值则均未超过200亿元,板块内头部企业与腰部企业的估值差距显著拉大。
从资金流向来看,机构对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的青睐有加。以10月9日盘后龙虎榜为例,两大机构资金合计买入赣锋锂业高达9.97亿元。事实上,早在半年报中,机构资金提前介入的迹象就已显现。赣锋锂业一季报持股机构数为65家,到半年报时已增至425家;天齐锂业持股机构数也从42家增长至453家。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也备受机构追捧,持股机构数分别从一季报的67家和58家,大幅增至中报的614家和552家。
对于赣锋锂业估值的抬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固态电池概念是重要推手。某券商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指出,固态电池概念目前是资本市场的热门,赣锋锂业作为直接下场做电池的锂盐企业,自然受到市场情绪的高估值。国元证券分析师则表示,赣锋锂业的核心优势在于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其在海外拥有矿产资源,能够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降低成本风险,因此在行业中更具弹性。
赣锋锂业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股价上涨可能与储能和固态电池概念有关,但固态电池并无太多新消息,储能方面虽有新布局和中标项目,但似乎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涨幅。不过,最近公司中标中国电建项目,涉及储能领域,这或许为股价上涨提供了一定支撑。
与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相比,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的崛起则主要得益于盐湖提锂的低边际成本和产能释放。以盐湖股份为例,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在6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震荡,但公司锂产品毛利率仍然达到近50%。9月底,盐湖股份公告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已基本建成并产出合格电池级碳酸锂,锂盐产能增至8万吨/年,成为国内盐湖提锂领域的最大规模。藏格矿业上半年锂产品毛利率也在30%以上,且除锂盐外,还有钾肥和铜矿业务。
回顾锂业股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估值与锂价密切相关。第一轮锂业股牛市诞生于2016年至2017年,电动车需求拉动下,锂价从6万元/吨出头上涨至15万元/吨。当时锂业股属于全新概念板块,市场轮动炒作每一个产业链环节。然而,锂价触及15万元/吨后开始下行,出现周期上行到下行切换的估值与价格“戴维斯双杀”。第二轮锂业股牛市则诞生于2020年至2022年,锂价一度涨至60万元/吨,除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外,雅化集团、盛新锂能、融捷股份等二三线锂盐股也迎来了估值重构。
与以往不同,如今A股锂板块的上涨与锂价关系不大。纯粹拥有锂盐产能的锂企很难有预期差,行业趋势更多要看龙头企业的行为。今年9月,宁德时代以增资入股方式拟对一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控股,标的产品涉及更具挑战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相对稀缺。此前,宁德时代还与龙蟠科技签署长单,约定在2026年至2031年间由龙蟠科技为宁德时代海外工厂供应合计15.7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今年5月,万润新能也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迭代。
高端锂电产能已成为大国竞争的砝码。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多项新能源核心物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涵盖压实密度和克容量均达到高端标准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规格是高端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其“压实密度”和“克容量”都是决定电池性能上限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并未局限于锂盐业务,而是沿着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拓展。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院长刘杨表示,以前锂电产业链各家公司更注重比较优势下的分工,现在大家都在朝其他产业链环节延伸,主要是想更敏锐捕捉下游市场需求。他强调锂矿资源是基础,但技术能力,尤其是前沿技术布局和工程化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新的估值机会仍然存在预期差。9月底,西藏矿业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式投产,该盐湖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卤水含锂浓度仅次于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除西藏扎布耶盐湖外,龙木错、结则茶卡、麻米错等盐湖也备受关注,背后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藏格矿业、西藏城投、天齐锂业、紫金矿业等。但从开发进度来看,这些盐湖要么处于环评阶段,要么才拿到采矿证,要么还在中试,没有一家能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藏格矿业拟分两期建设年产10万吨碳酸锂产能,首期规划年产5万吨碳酸锂,报告期内西藏麻米错项目证照办理手续取得重大进展,在7月取得了采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