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呈现显著不均衡特征,美国以2498亿短吨的可采储量稳居榜首,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于38个州,其中蒙大拿州与怀俄明州等地的浅层煤田开采条件优越。俄罗斯以1620亿吨储量位列第二,主要集中于西伯利亚冻土层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国,2024年产量达47.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半数以上,但炼焦煤等高端品种仍需依赖进口,当年进口量达5.43亿吨,支出超3700亿元。
全球煤炭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2025年需求预计微增0.2%,但区域差异显著。中国进口量可能减少1400万吨,欧盟与美国合计消费量不足印度一半。价格方面,南非与澳大利亚煤价经历2020年低谷后,于2022年暴涨至每吨100-200美元区间并保持稳定。国内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1.8%,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6%,但总量仍达48.9亿吨,同比增长5.16%。预计2029年前将维持在48亿吨平台期,2030年后逐步回落。
国内产能布局呈现区域集中特征,2025年山西计划产煤13.4亿吨,内蒙古12.7亿吨,陕西7.85亿吨,新疆或增至5.7亿吨。智能化改造成为关键突破口,全国目标产能中智能化煤矿占比超半数,神东矿区通过50人团队实现传统300人产能,新疆准东煤田储量相当于十个大同矿区,配合盾构机开采技术有效破解深部开采难题。资源回收率从60%提升至85%,充填开采技术实现每采一吨煤回填八吨矸石,山东煤化工领域更实现二氧化碳制淀粉的技术突破。
能源转型呈现双轨并行特征,2024年风光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规模,推动煤电占比降至40%以下。河北将停车场改造为光伏基地,内蒙古运输专线铺设太阳能板,鄂尔多斯推进煤电与绿氢耦合项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小幅增长后,2026年将转入下降通道。中国终止跨境煤电投资,200余家机构限制煤电投资,推动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维持在120美元/吨,炼焦煤价格稳定在200美元/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