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刚恢复稀土供应出口激增,中国打破惯例强化战略资源保密谋新局

   时间:2025-09-15 00:15:51 来源:归阔爱旅游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6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从5月的46吨骤增至353吨,环比增幅达660%,这一数据波动引发全球产业链高度关注。此次出口激增发生在中美5月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之后,协议明确双方将降低部分商品关税,同时美国科技企业英伟达获准恢复向中国出口AI芯片。然而,就在市场为供应链恢复松绑之际,中国稀土行业却释放出重要政策信号——2025年首批稀土开采配额不仅推迟至6月发布,更首次未对外公开具体数额,企业被要求严格保密配额数据,引发国际市场对稀土供应格局的深度猜测。

今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企业申报出口许可时必须提交最终用途证明,重点防范军事用途流入。这一政策导致4-5月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暴跌80%,直接冲击美国军工产业链。日本铃木汽车因零部件短缺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而美国通用汽车则通过申请临时许可维持供应。6月出口数据反弹的背后,是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等车企获得审批“开闸”,同时企业为规避未来政策风险加速囤货,形成短期采购高峰。

自2021年起,中国每年第一季度均通过官方渠道公布稀土开采配额,但2025年配额发布时间推迟至6月且未公开具体数字,标志着中国稀土战略进入新阶段。此举被解读为强化“战略资源保密机制”的关键举措。尽管中国供应全球70%的稀土贸易量,但长期缺乏定价主导权。配额保密可有效遏制国际市场投机炒作,配合北方稀土7月精矿提价等国内措施,逐步推动稀土价格向价值回归。当前,欧盟计划投入10亿欧元建设本土稀土产业链,但预计到2030年自给率仅20%;美国虽加速开发本土矿源,但冶炼技术差距使其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加工的依赖。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呈现“精准定向”特征:中重稀土因广泛应用于导弹制导、隐形战机(如F-35单机消耗417公斤稀土)被严格管控,而镧、铈等轻稀土因民用需求大、替代性强仍允许自由出口。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同比增长12%,主要得益于轻稀土及钕铁硼磁铁等加工品的出口增长。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单艘需4吨稀土,但其本土精炼能力几乎为零,90%依赖中国加工体系。这种“民用放行、军用严控”的策略,既避免全球产业链断裂,又对美国军工复合体形成精准压制。

尽管6月中国稀土出口总量达7742吨,创16年来单月新高,但环比激增80%的背后包含恐慌性采购因素。随着7月19日中国在广西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推进会”,明确对稀土走私“零容忍”的执法态度,灰色贸易渠道将进一步收缩。中国打破配额公开惯例,本质是“环境成本内部化、资源价值战略化”的必然选择。正如《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所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国际责任的体现。

当前稀土博弈已超越单纯供应量争夺,转向规则制定权的深层较量。中国通过配额保密、环境税调控、全流程追溯(如《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组合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这场“为何卖、如何卖”的话语体系重构,正推动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向更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方向演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